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

多业务接入平台架构与带内网管的实现EOS业务平台设计

第一章 引言第1-17页
   ·多业务接入平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第10页
   ·网络融合是趋势、多网并存是现状第10-13页
     ·电信业务需求、网络结构、未来发展趋势决定网络融合第10-11页
     ·融合的三种形式第11-12页
     ·现状决定了多网并存第12-13页
     ·促进多网融合的解决方案第13页
   ·传统的SDH 技术与下一代SDH 技术第13-14页
     ·传统的SDH 技术的特点第13-14页
     ·下一代SDH 技术的特点第14页
     ·下一代SDH 的发展前景第14页
   ·多业务接入平台MSTP 的解决方案第14-17页
     ·基于SDH 的MSTP 技术原理简述第15-16页
     ·EOS(Ethernet Over SDH)基本功能模型第16-17页
第二章 MSTP 设备组网模型和设备定位第17-22页
   ·城域传送网分层结构第17-18页
   ·MSTP 设备的组网模型第18-19页
     ·核心层组网方式第18-19页
     ·汇聚层组网方式第19页
     ·接入层组网方式第19页
   ·MSTP 设备的定位第19-22页
     ·当前城域网特点第19-20页
     ·针对现状应采取的措施第20-21页
     ·设备的定位第21-22页
第三章 MSTP 设备的整体设计方案第22-55页
   ·MSTP 设备的功能应用和物理构成简述第22页
   ·相关的主要技术标准和协议概述第22-39页
     ·同步数字系列(SDH)帧结构及复用路径第22-28页
     ·E1 的复用过程第28-33页
     ·虚级连技术与LCAS 协议第33-35页
     ·以太业务卡(EOS)中关键技术及中间适配协议第35-37页
     ·MSTP 设备中以太业务卡(EOS)的发展演变过程第37-39页
   ·系统物理结构第39-44页
     ·系统物理框架构成示意图第39-40页
     ·板卡的种类和提供的主要业务功能第40页
     ·背板总线布置第40-44页
   ·系统中板卡功能原理第44-55页
     ·STM16 主路卡功能原理第44-45页
     ·STM4 主/支路业务卡工作原理第45-47页
     ·STM1 支路业务卡工作原理第47-48页
     ·以太支路业务卡(EOS)工作原理第48-50页
     ·ATM 支路业务卡工作原理第50-52页
     ·32E1 支路卡工作原理第52-53页
     ·STM 交叉卡工作原理第53-55页
第四章 带内网管的实现模型第55-63页
   ·带内网管概述第55-56页
     ·带内与带外网管第55-56页
     ·带内网管的物理通道第56页
   ·软件层次模型及功能分析第56-58页
     ·层次模型第56-57页
     ·各层功能及实现的承担角色第57-58页
   ·软件工作流程第58-59页
     ·初始化流程第58页
     ·工作过程第58-59页
   ·软件实现第59-63页
     ·设备层的通信协议第59-63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和测试结果第63-66页
   ·系统软件测试部分第63页
     ·测试设计第63页
     ·测试结果第63页
   ·系统硬件平台测试第63-66页
     ·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特点第63-64页
     ·测试环境搭建及测试结果第64-66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个人简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企业资本结构之非显性筹资成本分析
下一篇: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的分析和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