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表格目录 | 第9-12页 |
地图目录 | 第12-14页 |
语图目录 | 第14-15页 |
凡例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7-33页 |
·海南闽语研究综论 | 第17-27页 |
·海南闽语研究的简要回顾 | 第17-18页 |
·几部海南闽语研究著作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海南闽语研究所涉及的问题 | 第18-26页 |
·海南闽语的特点与地位 | 第26-27页 |
·本文写作的有关问题 | 第27-33页 |
第二章 海南岛的历史沿革与语言分布 | 第33-61页 |
·随着历史沿革不断增加的语言 | 第33-52页 |
·三代~南北朝 | 第35-36页 |
·隋唐~五代 | 第36-38页 |
·两宋 | 第38-39页 |
·元明清 | 第39-42页 |
·民国~2002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52页 |
·海南岛的语言与方言 | 第52-59页 |
·黎语 | 第52-53页 |
·村话 | 第53-54页 |
·那月话 | 第54页 |
·海南苗语 | 第54页 |
·临高话 | 第54-55页 |
·回辉话 | 第55-56页 |
·海南闽语 | 第56页 |
·儋州话 | 第56页 |
·军话 | 第56-57页 |
·客家话 | 第57页 |
·迈话 | 第57页 |
·蛋家话 | 第57页 |
·付马话 | 第57-58页 |
·普通话 | 第58-59页 |
·海南闽语的分区 | 第59-61页 |
·分区的标准及其分区 | 第59-60页 |
·海南闽语的四个片及其主要特点 | 第60-61页 |
第三章 海南闽语语音的共时描写 | 第61-102页 |
·海南闽语的声母 | 第61-70页 |
·声母的发音 | 第61-63页 |
·几个辅音的语音学特征 | 第63-65页 |
·几个特色声母的地理分布 | 第65-70页 |
·海南闽语的韵母 | 第70-86页 |
·单元音韵母和复元音韵母 | 第70-75页 |
·鼻尾音韵母 | 第75-80页 |
·塞音尾韵母 | 第80-86页 |
·海南闽语的声调 | 第86-102页 |
·海南闽语各个点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 第87-95页 |
·调值的实验问题 | 第95-102页 |
第四章 历史音韵 | 第102-166页 |
·海南闽语的声母与中古音的对照 | 第102-129页 |
·唇音 | 第102-107页 |
·舌音 | 第107-112页 |
·齿音 | 第112-122页 |
·牙音 | 第122-125页 |
·喉音 | 第125-128页 |
·小结 | 第128-129页 |
·海南话的韵母与中古音的韵母 | 第129-160页 |
·果摄 | 第130页 |
·假摄 | 第130-131页 |
·遇摄 | 第131-133页 |
·蟹摄 | 第133-135页 |
·止摄 | 第135-137页 |
·效摄 | 第137-138页 |
·流摄 | 第138-139页 |
·咸摄 | 第139-141页 |
·深摄 | 第141-142页 |
·山摄 | 第142-147页 |
·臻摄 | 第147-149页 |
·宕摄 | 第149-152页 |
·江摄 | 第152-153页 |
·曾摄 | 第153-155页 |
·梗摄 | 第155-158页 |
·通摄 | 第158-160页 |
·海南闽语的声调与中古声调 | 第160-166页 |
·古平声的演变 | 第160-161页 |
·古上声的演变 | 第161-162页 |
·古去声的演变 | 第162-163页 |
·古入声的演变 | 第163-166页 |
第五章 海南闽语中的训读和文白异读 | 第166-184页 |
·海南闽语中的训读现象 | 第166-175页 |
·训读的性质 | 第166-169页 |
·训读的方式 | 第169-173页 |
·训读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它问题 | 第173-175页 |
·海南闽语的文白异读 | 第175-184页 |
·文白异读的确定 | 第175-176页 |
·海南闽语中的文白异读 | 第176-184页 |
(一) 声母 | 第177-178页 |
(二) 韵母 | 第178-182页 |
(三) 声调 | 第182-184页 |
第六章 从方言地理学的角度看海南闽语语音的特点 | 第184-207页 |
·引言 | 第184-207页 |
·海南闽语声母的特点 | 第185-193页 |
·浊音g、d的分布 | 第185-186页 |
·部分疑母字和微母字的声母相同 | 第186-187页 |
·微母和明母合流读为v声母 | 第187-188页 |
·先喉塞音的分布 | 第188-189页 |
·海南闽语中的塞音擦化 | 第189-190页 |
·途气塞擦音擦化 | 第190-191页 |
·擦音塞化 | 第191-192页 |
·塞擦音塞化 | 第192-193页 |
·海南闽语韵母的特征 | 第193-202页 |
·曾摄、梗摄部分中古阳声韵、入声韵今读阴声韵读同假摄开二开三 | 第193-194页 |
·中古咸摄、深摄的入声字在海南闽语中的韵尾 | 第194-195页 |
·海南闽语来自中古山摄、臻摄入声韵的-t尾 | 第195-196页 |
·海南闽语来自中古宕、江、曾、梗、通五摄的入声韵的-k尾 | 第196-197页 |
·-m尾在海南闽语中的分合 | 第197-198页 |
·山摄、臻摄在今海南闽语中都-n尾的情况 | 第198-199页 |
·-(?)尾在海南闽语中的分布 | 第199-200页 |
·中古宕摄部分阳声韵今海南闽语中读同效摄开一和开三、四等 | 第200-201页 |
·中古梗摄开口二三四等的部分字在令海南闽语中读同假摄开口二三等 | 第201-202页 |
·声调 | 第202-205页 |
·海南闽语的长入调和高去调 | 第202-203页 |
·海南闽语中浊去读阴平 | 第203-205页 |
·带有整体性的语音特征 | 第205-207页 |
·训读 | 第205-206页 |
·文白异读 | 第206-207页 |
第七章 海南闽语中一些语音现象与周边民族语言中相关现象的比较 | 第207-229页 |
·海南几个语言和方言中的先喉塞音 | 第207-212页 |
·海南岛各语言中先喉塞音的分布情况 | 第207-209页 |
·海南岛各语言中先喉塞音的出现的条件 | 第209-211页 |
·先喉塞音(?)、(?)在各语言之间影响的情况 | 第211-212页 |
·h-、x-声母的对立与分布 | 第212-217页 |
·海口话中h-、x-声母的区别与分布 | 第212-213页 |
·临高话中h-、x-的分布以及与海南闽语的关系 | 第213-215页 |
·临高话中h-、x-声母与海南闽语中相关声母的关系 | 第215-217页 |
·海南各语言的-om、-(?)m、-op、-(?)p等韵母的分布 | 第217-229页 |
·-om、-(?)m、-op、-(?)p等韵母在海南各语言中的分布 | 第218-221页 |
·-om、-(?)m、-op、-(?)p等韵母所组成的词语 | 第221-227页 |
·小结 | 第227-229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229-232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240页 |
索引 | 第240-242页 |
发音合作人 | 第242-2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243-244页 |
后记 | 第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