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6页 |
| ·引言 | 第6页 |
| ·密码协议概述 | 第6-8页 |
| ·密码协议概念 | 第6-7页 |
| ·密码协议的描述方法 | 第7-8页 |
| ·密码协议的安全性 | 第8-10页 |
| ·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及攻击 | 第8-9页 |
| ·密码协议的安全分析 | 第9-10页 |
| ·密码协议分析的形式化方法 | 第10-13页 |
| ·密码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 | 第10-12页 |
| ·密码协议安全需求的形式化分析 | 第12-13页 |
| ·总结 | 第13页 |
| ·密码协议形式化分析前提 | 第13-14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结果 | 第14-16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基于实体认证和密钥认证模型的协议分析方法 | 第16-27页 |
| ·符号表示与相关的模型 | 第16-19页 |
| ·符号表示 | 第16-17页 |
| ·相关的模型定义 | 第17-19页 |
| ·协议分析和攻击的构造 | 第19-26页 |
| ·协议的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 ·对Diffie-Hellman密钥建立协议的分析 | 第20-21页 |
| ·对STS(Station-To-Station)协议的分析 | 第21-23页 |
| ·Needham-Schroeder公开密钥协议的分析 | 第23-26页 |
| ·本章总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公钥密码协议的分类 | 第27-43页 |
| ·概述 | 第27页 |
| ·公钥密码协议的分类 | 第27-38页 |
| ·相关的定义和概念 | 第27-28页 |
| ·分类的步骤 | 第28-38页 |
| ·密码协议原型的提取 | 第38-40页 |
| ·公钥密码协议分类工作的意义 | 第40-42页 |
|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基于协议原型的协议设计方法 | 第43-53页 |
| ·认证协议设计准则 | 第43-46页 |
| ·两条贯穿安全密码协议设计整个过程的最基本的准则 | 第43页 |
| ·主体命名准则 | 第43-44页 |
| ·加密准则 | 第44页 |
| ·加密消息的签名准则 | 第44页 |
| ·时间戳、序列号和其它随机数准则 | 第44-45页 |
| ·新鲜性准则 | 第45页 |
| ·密钥新鲜性准则 | 第45-46页 |
| ·消息识别和编码准则 | 第46页 |
| ·信任准则 | 第46页 |
| ·基于协议原型的协议设计方法 | 第46-52页 |
| ·基于协议原型的协议设计方法 | 第47页 |
| ·基于协议原型的协议设计方法的一个简单应用 | 第47-52页 |
| ·本章总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强身份认证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 第53-63页 |
| ·密码协议的前向保密性研究 | 第53-55页 |
| ·前向保密性概述 | 第53页 |
| ·具有前向保密的密码协议原型 | 第53-55页 |
| ·认证协议中抵抗DoS攻击的策略 | 第55-57页 |
| ·DoS攻击的研究 | 第55-56页 |
| ·服务器鉴别新鲜因子的策略 | 第56-57页 |
| ·强身份认证协议的设计与析 | 第57-62页 |
| ·强身份认证协议的设计 | 第58-59页 |
| ·强身份认证协议的分析 | 第59-62页 |
|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 结束语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