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优化研究
主要符号表 | 第1-12页 |
1 绪论 | 第12-15页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预期目标 | 第14-15页 |
2 建筑室内热环境 | 第15-27页 |
·夏热冬冷地区概况 | 第15-16页 |
·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 | 第16-18页 |
·有效温度和标准有效温度 | 第16-17页 |
·卡他冷却能力、当量温度和主观温度 | 第17页 |
·预测平均投票数和预测不满意百分数 | 第17页 |
·热应力指标 | 第17-18页 |
·热舒适标准 | 第18-21页 |
·ASHRAE标准 | 第18-19页 |
·ISO标准 | 第19-20页 |
·英国标准 | 第20-21页 |
·欧洲标准 | 第21页 |
·热环境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1页 |
·我国南北方的室内热环境状况 | 第21-26页 |
·不同气候区的室内热环境研究 | 第21-23页 |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室内热环境现状与人体热感觉 | 第23-26页 |
·夏热冬冷地区的供暖与空调能耗情况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3 上海非供暖房间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实测与分析 | 第27-53页 |
·实验说明 | 第27-32页 |
·实测地点 | 第27页 |
·测点布置 | 第27-29页 |
·仪器设备选择 | 第29-30页 |
·实测手段 | 第30-31页 |
·实测数据及整理 | 第31-32页 |
·实测结果与分析 | 第32-52页 |
·室外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实测 | 第32-33页 |
·室内热状况实测结果 | 第33-37页 |
·实测房间室内热环境分析 | 第37-42页 |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 第42-48页 |
·与北方非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的对比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4 不同供暖方式下室内热环境的理论分析 | 第53-79页 |
·不同供暖方式的比较 | 第53-55页 |
·辐射供暖方式下室内热环境的模拟 | 第55-61页 |
·顶棚辐射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的物理模型 | 第55页 |
·顶棚辐射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的数学模型 | 第55-61页 |
·对流供暖方式下室内热环境的模拟 | 第61-63页 |
·暖风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的物理模型 | 第61页 |
·暖风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的数学模型 | 第61-63页 |
·数值分析和有关计算参数确定 | 第63-68页 |
·方程的离散 | 第63-65页 |
·确定有关计算参数 | 第65-67页 |
·计算程序框图 | 第67-68页 |
·计算模型验证及计算结果评价 | 第68-78页 |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 | 第68-74页 |
·两种供暖方式在夏热冬冷地区运行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5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