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我国合同法及其理念的发展

内容提要第1-10页
第一章 从身份到契约--契约理念的演变第10-18页
 第一节 契约的精神与内涵第11-12页
 第二节 西方契约理念的确立第12-14页
 第三节 我国古代契约的萌生与理念的缺失第14-17页
  一、 契约的萌生第15页
  二、 契约理念的缺失第15-17页
 第四节 契约理念演变的启示第17-18页
第二章 我国合同法及其理念的偏位第18-29页
 第一节 1949年-1981年合同制度的发展第19-22页
  一、 新中国初期的合同立法(1949-1956年)--从契约到合同第19-20页
  二、 合同立法的停滞(1956-1979年)--法律成为计划经济的形式保障第20-21页
  三、 合同所体现的理念及价值第21-22页
 第二节 1981年《经济合同法》第22-29页
  一、 《经济合同法》制订背景第22-24页
  二、 《经济合同法》的特点第24页
  三、 《经济合同法》的理念和价值第24-27页
   (一) 计划经济使合同成为附庸第24-25页
   (二) 无效制度(合同监督制度)干涉私法自治第25-26页
   (三) 公共利益(包括垄断利益)扼制私人利益第26页
   (四) 静的安全使合同法活力丧失第26-27页
   (五) 《经济合同法》实质上是公法第27页
  四、 《经济合同法》的影响第27-29页
   (一) 对合同理念和价值的偏位第27-28页
   (二) 对法律思维模式及审判实践的影响第28-29页
第三章 我国合同法及其理念的修正第29-42页
 第一节 1985年《涉外经济合同法》第30-35页
  一、 《涉外经济合同法》制订背景第30-31页
  二、 《涉外经济合同法》的特点第31-32页
  三、 《涉外经济合同法》的理念和价值第32-33页
  四、 《涉外经济合同法》的偏位第33-35页
 第二节 1986年《技术合同法》第35-38页
  一、 《技术合同法》制订背景第35-36页
  二、 《技术合同法》的特点第36页
  三、 《技术合同法》的理念和价值第36-38页
  四、 《技术合同法》的偏位第38页
 第三节 1993年《经济合同法》修订版第38-42页
  一、 修订背景第38-39页
  二、 修订的主要内容第39-40页
  三、 修订版的理念和价值第40-41页
   (一) 极端意思自治与烦躁的社会现实第40页
   (二) 法律制度依然缺失第40-41页
   (三) 部门立法痕迹明显第41页
  四、 修订版的影响--法律的不稳定第41-42页
第四章 合同制度及其理念的复位--1999年《合同法》第42-51页
 一、 《合同法》的制订背景第42-43页
 二、 《合同法》的特点第43-44页
 三、 《合同法》的理念和价值第44-51页
  (一) 契约应有理念的复位第44-46页
  (二) 契约义务群及其价值第46-47页
  (三) 意思自治、法律行为与动的安全第47-48页
  (四)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融合第48-49页
  (五) 自治与政治文明第49-51页
  (六) 《合同法》的缺憾第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优化研究
下一篇:构建多重目标重访的显微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