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品种权的侵权认定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础理论 | 第10-19页 |
(一) 、 品种权的概念及性质 | 第10-15页 |
1 、 品种权的概念及其知识产权性 | 第10-14页 |
2 、 品种权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 | 第14-15页 |
(二) 、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起源及发展 | 第15-16页 |
1 、 国外品种权保护的发展历史 | 第15页 |
2 、 我国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建立 | 第15-16页 |
(三) 、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现状 | 第16-19页 |
1 、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 第16-17页 |
2 、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模式 | 第17-19页 |
二、 植物新品种权侵权的认定 | 第19-33页 |
(一) 、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客体及范围 | 第19-21页 |
1 、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客体 | 第19-20页 |
2 、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 | 第20-21页 |
(二) 、 品种权的保护条件 | 第21-25页 |
1 、 品种权保护的实质性条件 | 第21-24页 |
2 、 品种权保护的形式条件 | 第24-25页 |
(三) 、 品种权人的权利 | 第25-26页 |
1 、 生产权 | 第25页 |
2 、 销售权 | 第25页 |
3 、 使用权 | 第25页 |
4 、 名称标记权 | 第25-26页 |
5 、 许可权 | 第26页 |
6 、 转让权 | 第26页 |
7 、 追偿权 | 第26页 |
(四) 、 植物新品种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表现 | 第26-28页 |
1 、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26-27页 |
2 、 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 | 第27-28页 |
(五) 、 侵权的抗辩 | 第28-33页 |
1 、 品种权人的权利限制 | 第28-30页 |
2 、 品种权的终止 | 第30-31页 |
3 、 品种权被宣告无效 | 第31-32页 |
4 、 诉讼时效 | 第32-33页 |
三、 植物新品种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 第33-43页 |
(一) 、 民事责任 | 第34-41页 |
1 、 损害赔偿额的确定 | 第34-38页 |
2 、 临时保护 | 第38页 |
3 、 诉讼当事人的确立 | 第38-40页 |
4 、 司法管辖 | 第40页 |
5 、 临时禁令措施 | 第40-41页 |
(二) 、 行政责任 | 第41-42页 |
1 、 对品种权进行行政保护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2 、 侵权案件的行政管辖 | 第42页 |
3 、 侵权案件的行政处理 | 第42页 |
(三) 、 刑事责任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书目及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