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下地球物理勘探论文

柏各庄地区构造样式及储层构造裂缝识别与预测

第一章 概述第1-15页
 1 国内外储层裂缝研究现状第8-10页
 2 研究内容第10页
 3 研究方法及技术第10-12页
 4 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及成果第12-14页
 5 本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14-15页
第二章 柏各庄地区构造样式第15-30页
 第一节 柏各庄地区地质结构特征第15-18页
   ·地层结构第15-17页
   ·构造单元第17页
   ·剖面结构第17-18页
 第二节 柏各庄地区构造特征第18-20页
   ·构造形态第18页
   ·断裂构造及其空间展布特征第18-20页
 第三节 柏各庄地区构造样式第20-24页
 第四节 柏各庄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形成机制分析第24-30页
   ·柏各庄地区构造演化第24-27页
   ·柏各庄地区构造形成机制分析第27-30页
第三章 柏各庄地区储集层类型及其特征第30-52页
 第一节 寒武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第30-34页
   ·碳酸盐岩储层分布特征第30-31页
   ·储集层岩性特征第31页
   ·储集空间类型第31-34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34页
 第二节 侏罗系碎屑岩双重介质储集层第34-52页
   ·侏罗系地层特征第34-36页
   ·储集层岩性特征第36-37页
   ·储层沉积相第37-45页
   ·储渗空间类型第45-47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47-49页
   ·储层非均质特征第49-50页
   ·影响储层储渗性能的主要因素第50-52页
第四章 柏各庄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第52-106页
 第一节 砂岩储层岩芯裂缝描述第52-74页
   ·储层裂缝类型第53-56页
   ·裂缝充填性与有效性第56-59页
   ·构造裂缝产状与组系第59-61页
   ·裂缝密度与裂缝间距第61-64页
   ·裂缝高度(切深)与裂缝长度第64-66页
   ·裂缝开度第66-68页
   ·构造裂缝物性参数第68-72页
   ·储层裂缝网络系统第72页
   ·裂缝形成时期第72-73页
   ·裂缝形成机制分析第73-74页
 第二节 砂岩储层裂缝的测井识别第74-106页
   ·成像测井裂缝识别第74-78页
   ·地层倾角测井裂缝识别第78-81页
   ·常规测井裂缝识别第81-86页
   ·常规测井资料的BP神经网络裂缝综合识别方法研究第86-94页
   ·致密砂岩构造裂缝产状及物性参数解释第94-106页
第五章 柏各庄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构造裂缝预测第106-144页
 第一节 三维地震构造裂缝检测第106-114页
   ·地震属性参数提取检测裂缝分布第107-113页
   ·地震相干数据体检测裂缝分布第113-114页
 第二节 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裂缝预测第114-144页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第115-136页
   ·储层构造裂缝的模拟预测第136-144页
第六章 柏各庄地区侏罗系储层构造裂缝分布及其油气成藏第144-160页
 第一节 构造裂缝发育分布特征第144-146页
 第二节 储集层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第146-149页
   ·储集层构造裂缝与岩性的关系第147-148页
   ·储集层构造裂缝与断裂的关系第148-149页
   ·深度和厚度对储集层构造裂缝的影响第149页
 第三节 柏各庄地区侏罗系砂岩裂缝性储层类型第149-151页
 第四节 柏各庄地区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第151-155页
   ·烃源岩第151-152页
   ·生储盖组合条件第152-153页
   ·油层分布特征和油藏类型第153-155页
 第五节 裂缝对柏各庄地区油藏开发的影响分析第155-158页
   ·裂缝对油井产能的影响第155页
   ·裂缝对开发井网部署的影响第155-157页
   ·裂缝对注水的影响第157页
   ·裂缝对人工压裂缝分布规律的影响第157-158页
 第六节 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分析第158-160页
第七章 结论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0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170-172页
致谢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催产素受体的多聚化研究
下一篇:植物新品种权的侵权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