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22页 |
1 LC-MS接口技术的发展 | 第9-11页 |
2 LC-APIMS的发展和特点 | 第11-18页 |
·大气压电离(API)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大气压电离(API)接口的原理 | 第12-17页 |
·质谱仪器的进展 | 第17-18页 |
3 LC-MS的应用 | 第18-21页 |
·药物分析 | 第19页 |
·环境分析 | 第19页 |
·食品分析 | 第19-20页 |
·生物大分子分析 | 第20-21页 |
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溶液的化学性质对电喷雾电离的影响 | 第22-35页 |
1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3-34页 |
·流动相中有机流动试剂含量对电喷雾电离的影响 | 第24页 |
·溶液阳离子化对电喷雾电离的影响 | 第24-25页 |
·缓冲溶液的浓度对电喷雾电离的影响 | 第25-29页 |
·流动相的pH值对样品电离的影响 | 第29-34页 |
3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用正离子电喷雾心离质谱(ESIMS)测定寡糖的连接位点 | 第35-52页 |
1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质谱条件 | 第36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7-51页 |
·不同连按位点二糖的区分 | 第37-43页 |
·糖苷键构型的识别 | 第43-44页 |
·二糖的裂解方式 | 第44-45页 |
·线性寡糖的连接位点和糖苷键的识别 | 第45-51页 |
3 结论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用HPLC-ESIMS分析样品中的线性寡糖 | 第52-62页 |
1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52页 |
·实验条件 | 第52-5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4-61页 |
·玉米糖浆中寡糖的MS分析 | 第54-57页 |
·蔗果低聚糖的MS分析 | 第57-61页 |
3 结论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用APCI-MS区分单糖和已糖甲基糖苷的立体异构体 | 第62-75页 |
1 实验部分 | 第62-66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62-63页 |
·质谱条件 | 第63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3-6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6-74页 |
·已糖的立体化学效应 | 第66-69页 |
·戊糖的立体化学效应 | 第69-71页 |
·去氧已糖的立体化学效应 | 第71-72页 |
·已糖甲基糖苷的立体化学效应 | 第72-74页 |
3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