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法律界定 | 第8-26页 |
(一) 商业秘密的含义、范围 | 第8-12页 |
(二)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属性 | 第12-19页 |
(三) 竞业禁止的概念及特征 | 第19-26页 |
第二章 商业秘密权利人的自我保护--保密措施 | 第26-29页 |
(一) 保密措施的法律地位 | 第26页 |
(二) 保密措施的内容 | 第26-27页 |
(三) 我国关于保密措施是否合理的认定标准 | 第27-28页 |
(四) 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的有效措施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法律制度 | 第29-40页 |
(一)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保护现状 | 第29-33页 |
(二)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关于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立法缺陷 | 第33-35页 |
(三) 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进行专门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 第35-40页 |
第四章 竞业禁止的合理性要求 | 第40-55页 |
(一) 竞业禁止的利与弊 | 第40-41页 |
(二) 约定竞业禁止在实践中应当具体掌握的尺度 | 第41-46页 |
(三) 竞业禁止协议的内容及有效条件 | 第46-48页 |
(四) 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的法律责任 | 第48页 |
(五) 对劳动者的竞业禁止之诉讼救济 | 第48-52页 |
(六) 我国竞业禁止合理性的界定原则 | 第52-55页 |
第五章 竞业禁止与保护商业秘密的关系 | 第55-57页 |
(一) 竟业禁止只是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手段 | 第55页 |
(二) 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与侵犯商业秘密在法律责任上的关系 | 第55-56页 |
(三) 采用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协议双管齐下的手段是保护商业秘密的有效、全面的方法。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