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7页 |
一、 调解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础 | 第7-12页 |
二、 关于法院调解制度的立法和司法上的弊端认识及理论分析 | 第12-27页 |
(一) 立法: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 第12-18页 |
(二) 司法:审判实践中的缺陷 | 第18-23页 |
(三) 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程序模式缺陷分析 | 第23-27页 |
三、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 第27-37页 |
(一) 关于调解制度的改革方案 | 第27-30页 |
(二) 海外相关制度启示 | 第30-37页 |
1 、 法院调解 | 第30-32页 |
2 、 诉讼和解 | 第32-37页 |
四、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 | 第37-46页 |
(一) 完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减少调解中的强制 | 第37-39页 |
(二) 加大诉权保护,实现调解与审判的合力运行 | 第39-40页 |
(三) 完善调解制度的具体构想和建议 | 第40-46页 |
1 、 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第40-41页 |
2 、 继续确立调解原则作为诉讼基本原则的地位 | 第41页 |
3 、 重构调解原则,更好地发挥诉讼调解功能和作用 | 第41-42页 |
4 、 完善程序性规范,充分落实自愿原则 | 第42-44页 |
5 、 完善调解协议的救济制度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