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耐低锌与籽粒富锌基因型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引言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 锌的形态和植物对锌的吸收第12-14页
 2、 水稻缺锌的广泛性第14-15页
 3、 锌营养与人体健康第15-17页
 4、 水稻锌营养的基因型差异第17页
 5、 水稻锌高效可能的生理基础第17-22页
  5.1 锌的吸收效率第18-20页
  5.2 锌的代谢效率第20-21页
  5.3 其它元素对锌营养的影响第21-22页
 6、 选育水稻锌高效籽粒富锌品种意义第22-24页
试验部分第24-52页
 试验一 不同锌浓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第24-31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1.1.1 试验材料第24-25页
   1.1.2 试验方法和处理第25页
   1.1.3 取样和测定第25页
  1.2 结果分析第25-30页
   1.2.1 不同水稻基因型糙米和稻壳含锌量的差异第25-26页
   1.2.2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和秧苗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第26-28页
   1.2.3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秧苗株高的影响第28-29页
   1.2.4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9-30页
  1.3 讨论第30-31页
 试验二 不同锌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光合作用及相关因子的影响第31-3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2.1.1 试验材料第31页
   2.1.2 试验方法和处理第31-32页
   2.1.3 取样和测定第3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2.2.1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水稻叶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第32-34页
   2.2.2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光合速率的影响第34-35页
   2.2.3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第35-36页
   2.2.4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第36-37页
   2.2.5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水稻秧苗蒸腾速率的影响第37页
  2.3 讨论第37-39页
 试验三 不同锌浓度对水稻细胞膜透性指标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第39-4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3.1.1 试验材料第39页
   3.1.2 试验方法与处理第39页
   3.1.3 取样与测定第39-4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0-46页
   3.2.1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秧苗MDA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3.2.2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秧苗SOD酶活性的影响第41-42页
   3.2.3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根系H~+分必量的影响第42-43页
   3.2.4 不同锌离子浓度对各水稻基因型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第43-46页
 试验四 不同锌浓度对水稻锌吸收分配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第46-5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4.1.1 试验材料第46页
   4.1.2 试验方法和处理第46-47页
   4.1.3 取样和测定第4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7-50页
   4.2.1 不同锌离子浓度下各水稻基因型秧苗地上部含锌量第47-48页
   4.2.2 不同锌浓度下不同水稻基因型秧苗地下部含锌量第48页
   4.2.3 不同锌浓度下各水稻基因型地上部和地下部锌浓度比第48-49页
   4.2.4 不同锌离子浓度下各水稻基因型的累积吸锌量第49页
   4.2.5 不同锌浓度下各水稻基因型的锌养分利用效率第49-50页
  4.3 讨论第50-52页
综合讨论第52-55页
 1. 籽粒富锌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第52页
 2. 籽粒富锌基因型的农艺特性及水稻籽粒富锌的可能生理机制第52-53页
 3. 缺锌对水稻生长危害的生理机制第53-55页
结论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英文摘要第65-68页
附一 图表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知识约简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
下一篇:企业战略分析与云南锡产业竞争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