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顶端发育与器官建成的模拟模型

1 摘要第1-7页
2 前言第7-13页
 2.1 水稻顶端发育的形态生理特征第7-8页
 2.2 环境因子对水稻顶端发育的影响第8-10页
  2.2.1 环境因子对叶原基分化的影响第8页
  2.2.2 环境因子对幼穗分化的影响第8-10页
 2.3 水稻器官建成模拟研究第10-13页
  2.3.1 叶片数和叶面积模拟第10页
  2.3.2 茎蘖数的模拟第10-11页
  2.3.3 水稻颖花数与穗粒数的模拟第11页
  2.3.4 产量模拟第11-13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3-16页
 3.1 试验设计第13页
 3.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13-14页
 3.3 建模第14-16页
  3.3.1 资料的获取和模型的建立第14页
  3.3.2 参数的调试第14页
  3.3.3 模型在计算机上的实现第14-16页
4 结果分析第16-49页
 4.1 水稻茎顶端器官形成的动态规律第16-22页
  4.1.1 叶片的出叶速度第16-17页
  4.1.2 水稻颖花的分化与退化第17-22页
 4.2 水稻籽粒的灌浆动态第22-24页
  4.2.1 水稻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灌浆动态第22-23页
  4.2.2 水稻强势粒和弱势粒相对灌浆速度第23-24页
 4.3 水稻器官建成的模拟模型第24-38页
  4.3.1 水稻绿色面积指数的模拟模型第25-28页
  4.3.2 水稻叶龄的模拟模型第28-29页
  4.3.3 水稻根系建成的模拟模型第29-30页
  4.3.4 水稻群体茎蘖动态的模拟模型第30-33页
  4.3.5 水稻颖花分化退化的模拟模型第33-35页
  4.3.6 水稻籽粒灌浆的模拟模型第35-37页
   4.3.6.1 不孕颖花数的模拟模型第35-36页
   4.3.6.2 日开花数的模拟模型第36页
   4.3.6.3 最终籽粒重的模拟模型第36页
   4.3.6.4 籽粒灌浆的模拟模型第36-37页
  4.3.7 水稻产量形成的模拟模型第37-38页
 4.4 模型编程与实现第38-43页
  4.4.1 Visual Basic控件第38页
  4.4.2 Visual C++控件第38-41页
  4.4.3 模型实现流程第41-43页
 4.5 参数分析与结果验证第43-49页
  4.5.1 模型遗传参数的确定第43页
  4.5.2 叶龄模拟模型的检验第43-45页
  4.5.3 茎蘖数模拟模型的检验第45-46页
  4.5.4 颖花数模拟模型检验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第46-47页
  4.5.5 子粒重模拟模型的检验第47-49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5.1 结论第49-50页
 5.2 讨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英文摘要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甘蔗糖厂“蔗饭”问题的基础研究(一)--肠膜明串珠菌的分离、鉴定和产葡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下一篇:从产业组织模式到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