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42页 |
·引言 | 第18页 |
·生物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 第18-24页 |
·生物材料的特性 | 第18-19页 |
·生物材料的分类 | 第19-21页 |
·生物材料的发展阶段 | 第21页 |
·生物材料的发展空间 | 第21-23页 |
·国内外对生物材料的发展投入 | 第23-24页 |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发展与应用 | 第24-33页 |
·纳米纤维 | 第25页 |
·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 | 第25-33页 |
·工艺简介 | 第25-26页 |
·成纤过程分析 | 第26-27页 |
·影响无纺布纤维膜微观形貌的纺丝参数 | 第27-29页 |
·材料选择 | 第29页 |
·电纺丝纤维的应用领域 | 第29-31页 |
·生物医学领域 | 第29-31页 |
·电子器件 | 第31页 |
·纳米传感器 | 第31页 |
·电纺丝技术的优缺点 | 第31-3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聚膦腈 | 第33-39页 |
·聚膦腈的性质及合成 | 第33-34页 |
·聚二氯磷腈的取代反应及功能化 | 第34-35页 |
·聚膦腈的降解 | 第35-36页 |
·聚膦腈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36-38页 |
·聚膦腈纳米纤维 | 第38-39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39-4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第二章 直链淀粉/氨基酸酯取代聚膦腈杂化材料的制备 | 第42-56页 |
·引言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42-43页 |
·聚二氯磷腈的合成 | 第43页 |
·三甲基硅烷化淀粉(TMSA)的合成 | 第43-44页 |
·淀粉交联甘/丙氨酸乙酯共取代聚膦腈交联膜(PAGP_1-g-Amylose)的制备 | 第44-45页 |
·淀粉/甘/丙氨酸乙酯共取代聚膦腈共混膜(PAGP_2-b-Amylose)的制备 | 第45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淀粉分子中羟基的保护 | 第46-48页 |
·聚二氯磷腈P-Cl的部分取代与交联反应催化体系选择 | 第48-50页 |
·PAGP_1-g-Amylose的制备与表征 | 第50-53页 |
·PAGP_1-g-Amylose膜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PAGP_2-b-Amylose共混膜亲水性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正交法研究各因素对明胶冷冻干燥膜交联性能的影响 | 第56-64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57页 |
·明胶交联膜的制备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3页 |
·交联过程各疏松膜颜色的变化 | 第58-59页 |
·各交联膜的质量增幅 | 第59-61页 |
·交联膜的吸水率 | 第61-62页 |
·交联膜的压缩强度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各成纤参数对聚膦腈衍生物可纺性的影响 | 第64-75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65-66页 |
·甘/丙氨酸乙酯混合取代聚膦腈(PAGP)的制备 | 第66页 |
·甲氧基乙醇取代聚膦腈(MEEP)的制备 | 第66-67页 |
·PAGP及MEEP/明胶的静电纺丝 | 第67-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4页 |
·PAGP的合成 | 第68页 |
·MEEP的结构表征 | 第68页 |
·电压、温度、浓度三参数对电纺丝纤维形貌以及直径的影响 | 第68-71页 |
·电导率、粘度对MEEP/明胶共混体系可纺性的影响及交联纤维的耐水性 | 第71-74页 |
·溶剂选择 | 第71页 |
·纺丝液粘度 | 第71-72页 |
·纺丝液的电导率 | 第72-73页 |
·交联MEEP/明胶纤维的耐水性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氨基酸酯取代聚膦腈静电纺丝过程中溶剂对纳米纤维表面组成及亲/疏水性的影响 | 第75-87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78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76-77页 |
·甘/丙氨酸乙酯共取代聚膦腈(PAGP)的合成 | 第77页 |
·PAGP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第77页 |
·溶液浇铸制备PAGP与PCL平面膜 | 第77-78页 |
·性能表征 | 第78页 |
·PAGP的化学结构 | 第78页 |
·电纺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态和结构 | 第78页 |
·纤维膜表面可湿性和平面膜表面元素组成 | 第78页 |
·数据分析 | 第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4页 |
·PAGP化学结构分析 | 第78-79页 |
·电纺纤维膜与溶剂浇注膜的表面可湿性 | 第79-82页 |
·表面组成 | 第82-83页 |
·PAGP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 | 第83-84页 |
·理论推测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第六章 静电纺丝制备氨基酸酯取代聚膦腈/明胶杂化纳米纤维 | 第87-99页 |
·引言 | 第87-88页 |
·实验部分 | 第88-90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88-89页 |
·PAGP的合成与表征 | 第89页 |
·PAGP/gelatin共混体系的静电纺丝 | 第89页 |
·纤维形貌观察 | 第89页 |
·纤维亲水性测量 | 第89-90页 |
·纤维组分的选择性去除 | 第9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0-98页 |
·PAGP/明胶杂化纤维的形貌 | 第90-94页 |
·杂化纤维的表面可湿性 | 第94-95页 |
·杂化纤维双组分的选择性去除 | 第95-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作者简介 | 第117页 |
导师简介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