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笔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大尺寸测量技术的现状 | 第8-11页 |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光笔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构成 | 第13-19页 |
·图像采集设备 | 第13-15页 |
·测量光笔光源系统 | 第15-19页 |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特性及主要参数 | 第15-16页 |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设计 | 第16-17页 |
·发光二极管成像效果实验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光笔双目视觉测量原理 | 第19-40页 |
·双目视觉三坐标测量系统摄像机模型 | 第19-24页 |
·摄像机透视变换模型 | 第19-21页 |
·镜头畸变模型 | 第21-22页 |
·双目立体视觉模型 | 第22-24页 |
·摄像机的标定方法 | 第24-28页 |
·基于径向约束的Tsai两步标定法 | 第24-26页 |
·基于平面标定板的张正友标定法 | 第26-28页 |
·双目视觉张正友标定实验 | 第28-30页 |
·标定实验 | 第28-30页 |
·实验结论 | 第30页 |
·光笔视觉测量原理 | 第30-40页 |
·n点透视问题及其解的唯一性证明 | 第31-33页 |
·系统理论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第33-35页 |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控制点三坐标进行空间直线拟合 | 第35-37页 |
·七点型光笔双目视觉测量模型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测量光笔功能结构的设计 | 第40-47页 |
·光笔笔架结构的改进 | 第40-42页 |
·光笔的尺寸设计 | 第42-45页 |
·光笔的尺寸参数设计 | 第42-45页 |
·光笔的形状和位置公差设计 | 第45页 |
·光笔的加工工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光笔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图像数据处理 | 第47-63页 |
·点光源数字图像边缘提取和轮廓识别 | 第47-57页 |
·图像的预处理和图像增强 | 第47-50页 |
·图像的边缘检测 | 第50-53页 |
·基于Freeman算法的二维图像轮廓跟踪 | 第53-54页 |
·点光源图像轮廓的识别 | 第54-57页 |
·点光源椭圆轮廓中心坐标的提取 | 第57-63页 |
·灰度质心法 | 第58页 |
·最小二乘椭圆拟合算法 | 第58-59页 |
·二维高斯曲面椭圆拟合 | 第59-61页 |
·实验与结论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测量系统的精度分析和实验 | 第63-69页 |
·光笔测量系统理论精度和误差分析 | 第63-65页 |
·测量系统实验 | 第65-69页 |
·直棒型光笔测量实验 | 第65-66页 |
·七点型光笔测量实验 | 第66-67页 |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67-69页 |
第七章 光笔双目视觉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第69-77页 |
·光笔双目视觉测量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和开发环境 | 第69-70页 |
·设计方案 | 第69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69-70页 |
·图像采集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70-71页 |
·标定和测量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71-73页 |
·张正友标定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空间三坐标测量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72-73页 |
·数据管理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73-7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后续工作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