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选题的来源 | 第12页 |
·研究的“切入点”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南宋时期川南地区墓葬石刻艺术 | 第14-18页 |
·计算机领域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计算机识别应用的研究 | 第25-31页 |
·模式识别概述 | 第25-26页 |
·石刻图像特征分析与分类 | 第26-27页 |
·石刻图像识别采用的方法 | 第27-29页 |
·研究的路线与创新点 | 第29-30页 |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30-31页 |
2 南宋时期川南地区墓葬花鸟兽石刻艺术研究 | 第31-70页 |
·南宋川南地区墓葬花鸟兽石刻特征分析 | 第31-36页 |
·花卉 | 第31-32页 |
·鸟禽和兽类 | 第32-36页 |
·南宋川南地区墓葬花鸟兽石刻特征比较 | 第36-56页 |
·历代墓葬中的花鸟画 | 第36-39页 |
·川南墓葬花鸟兽石刻与金朝墓葬花鸟兽砖雕 | 第39-54页 |
·四川地区墓葬中的花鸟兽石刻 | 第54-56页 |
·南宋时期川南墓葬花鸟兽石刻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 | 第56-59页 |
·生意盎然 | 第57页 |
·精致典雅 | 第57-58页 |
·传神妙趣 | 第58页 |
·禅境与心境 | 第58-59页 |
·南宋时期川南墓葬花鸟兽石刻的地域特征与人文风貌 | 第59-63页 |
·平淡的思想观念——花卉石刻 | 第59-60页 |
·尚“诨”的审美追求——兽类石刻 | 第60-62页 |
·完满的生命意向——鸟禽石刻 | 第62-63页 |
·南宋时期川南地区墓葬花鸟兽石刻的象征意义 | 第63-70页 |
·自然的再现 | 第63页 |
·文化的表征 | 第63-65页 |
·生命的重构 | 第65-70页 |
3 南宋时期川南地区墓葬侍者石刻艺术研究 | 第70-112页 |
·南宋川南地区墓葬侍者石刻特征分析 | 第70-82页 |
·侍者石刻特征分析 | 第70-79页 |
·“妇女启门”石刻特征分析 | 第79-82页 |
·南宋川南地区墓葬侍者石刻特征比较 | 第82-96页 |
·“启门”图源考 | 第82-83页 |
·川南墓葬侍者石刻与金朝墓葬侍者砖雕 | 第83-93页 |
·四川地区墓葬中的侍者石刻 | 第93-96页 |
·南宋川南地区墓葬侍者石刻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 | 第96-101页 |
·南宋川南墓葬侍者石刻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 | 第96-97页 |
·宋金时期“妇女启门”图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 | 第97-100页 |
·侍者石刻中的“椅子”造型 | 第100-101页 |
·南宋川南地区墓葬石刻侍者服饰研究 | 第101-105页 |
·男侍服饰 | 第101-103页 |
·侍女服饰 | 第103-104页 |
·等级观念和地域特色 | 第104-105页 |
·南宋川南地区墓葬石刻的艺术构思 | 第105-112页 |
·画境、诗境与禅境 | 第105-106页 |
·假门后的“未尽之意” | 第106-107页 |
·“空”椅的难解之疑 | 第107-112页 |
4 南宋时期川南墓葬石刻的计算机图像识别应用研究 | 第112-136页 |
·基于形态学变换等技术的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识别的预处理方法 | 第112-119页 |
·基于形态学的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识别和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112-114页 |
·形态学在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识别预处理中的应用和仿真实验 | 第114-11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9页 |
·结论 | 第119页 |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第119-126页 |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识别系统结构与特征解析 | 第120-121页 |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特征分析 | 第121-125页 |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 第125-126页 |
·结论 | 第126页 |
·基于模板匹配的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 第126-136页 |
·图像匹配方法概述 | 第126-128页 |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模板匹配的方法 | 第128-129页 |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模板匹配的步骤与流程 | 第129-132页 |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模板匹配中的关键问题 | 第132-13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34-135页 |
·结论 | 第135-136页 |
5 系统实现 | 第136-147页 |
·系统界面 | 第136-139页 |
·系统框架 | 第136页 |
·界面显示 | 第136-139页 |
·系统验证 | 第139-147页 |
·系统性能指标评价 | 第139页 |
·系统性能评价测试 | 第139-146页 |
·系统的局限性 | 第146页 |
·结论 | 第146-14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47-150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47-148页 |
·本文创新点及贡献 | 第148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148-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附录 | 第159-178页 |
A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图像识别系统关键程序 | 第159-171页 |
B《南宋川南墓葬石刻艺术图像分类识别问卷调查》表 | 第171-176页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176-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