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酶制剂(酵素)论文

黑曲霉(AS3.316)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及重离子辐照诱变高产菌株筛选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纤维素酶第10-15页
     ·纤维素酶结构第11页
     ·纤维素酶作用机制第11-12页
     ·纤维素酶诱导特性第12-13页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纤维素酶工业化生产第14-15页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15-17页
     ·食品行业第15页
     ·饲料行业第15-16页
     ·造纸、洗涤及纺织业第16页
     ·环境保护第16页
     ·制药行业第16-17页
     ·应用展望第17页
   ·纤维素酶产生菌研究进展第17-19页
     ·纤维素酶产生菌第17-18页
     ·纤维素酶产生菌培养条件研究第18页
     ·纤维素酶产生菌诱变选育第18-19页
   ·重离子诱变技术在微生物工程中的应用第19-21页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1-22页
     ·研究目的第2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33页
   ·材料第22-24页
     ·菌株第22页
     ·主要试验仪器第22-23页
     ·主要试验试剂第23-24页
   ·培养基第24页
     ·PDA 斜面、平板培养基第24页
     ·纤维素-刚果红平板筛选培养基第24页
     ·种子培养基第24页
     ·发酵培养基第24页
   ·培养基处理与试剂配制第24-25页
     ·玉米秸秆和麦麸的处理第24页
     ·DNS 试剂第24页
     ·1%葡萄糖标准溶液第24页
     ·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第24页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盐溶液第24-25页
     ·水杨素溶液第25页
     ·微晶纤维素溶液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32页
     ·黑曲霉(=AS3.316)培养基优化第25-26页
     ·黑曲霉(AS3.316)培养条件优化第26-28页
     ·~(12)C~(+6)重离子束辐照诱变试验第28页
     ·突变菌株筛选第28-29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第29-30页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第30-31页
     ·突变体稳定性测定第31-32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2-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3-61页
   ·黑曲霉(AS3.316)培养基条件优化第33-41页
     ·玉米秸秆粉与麦麸配比第33-34页
     ·硫酸铵与麦麸配比影响第34-35页
     ·Tween-80 的添加量影响第35-36页
     ·正交试验第36-40页
     ·验证试验第40-41页
   ·黑曲霉(AS3.316)培养条件优化第41-49页
     ·温度第41-42页
     ·初始 pH第42-43页
     ·接种量第43-44页
     ·发酵时间第44-45页
     ·正交试验第45-48页
       ·滤纸酶活力正交试验第45-46页
       ·纤维素内切酶活力正交试验第46-47页
       ·纤维素外切酶活力正交试验第47页
       ·β-葡萄糖苷酶活力正交试验第47-48页
     ·验证试验第48-49页
   ·突变菌株选育第49-53页
     ·重离子束辐照剂量与致死率的关系第49-50页
     ·重离子束辐照诱变黑曲霉的突变率第50-51页
     ·突变菌株初筛第51-52页
     ·诱变黑曲霉菌株复筛第52-53页
   ·突变体稳定性测定第53-61页
第四章 讨论第61-65页
   ·培养基组成对黑曲霉(AS3.316)的影响第61页
   ·培养条件对黑曲霉(AS3.316)的影响第61-62页
   ·重离子辐照黑曲霉(AS3.316)诱变效果第62-65页
第五章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个人简介第71-72页
导师简介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茁霉多糖发酵液脱蛋白工艺优化及多糖部分特性研究
下一篇:里氏木霉FST-1产酶条件及其纤维素酶乙醇发酵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