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政府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诱导及效应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8-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国外研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第12-14页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4-15页
     ·研究思路第14页
     ·主要内容第14-15页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R& D 与经济增长:理论述评第17-23页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内生化历程第17-19页
   ·R&D 增长模型第19-22页
     ·罗默的知识驱动模型第19-20页
     ·格罗斯曼—赫尔普曼模型第20页
     ·杨模型第20-21页
     ·新熊彼特增长模型第21-22页
   ·简要评论第22-23页
第三章 政府R&D 投入与企业R& D 投入的关系研究第23-29页
   ·政府R&D 投入的理论演进第23-24页
     ·政府R&D 投入结构的演化第23-24页
     ·政府R&D 投入的理论依据第24页
   ·政府R&D 投入与企业R&D 投入的互动第24-26页
     ·政府可以运用R&D 投入政策对企业R& D 投入进行诱导第25页
     ·政府R&D 投入影响企业R& D 投入的渠道第25-26页
     ·政府R&D 投入对企业R& D 投入的诱导途径第26页
   ·政府诱导企业R&D 投入的政策工具比较第26-28页
   ·主要结论第28-29页
第四章 中国政府R&D 投入对企业R& D 投入的诱导效应实证研究第29-38页
   ·我国R&D 投入与配置的现状第29-32页
     ·R& D 投入总量特征第29-30页
     ·R& D 投入来源结构第30-31页
     ·R& D 投入配置结构第31-32页
   ·我国R&D 投入与配置的明显缺失第32-34页
     ·R& D/GDP 明显偏低第32-33页
     ·R& D 投入来源结构呈低水平的均衡状态第33-34页
     ·大中型工业企业R&D 投入严重不足第34页
     ·R& D 配置仍不尽合理第34页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第34-37页
     ·模型变量第34-35页
     ·数据来源第35页
     ·模型构建第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本章结论第37-38页
第五章 政府诱导企业R& D 投入的政策建议第38-45页
   ·政府促进企业R&D 投入政策的国际经验第38-40页
     ·R& D 投入税前抵扣第38页
     ·R& D 费用向后结转或追溯抵扣第38-39页
     ·对科研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第39页
     ·提取技术准备金第39页
     ·政府采购政策第39页
     ·增加对消化和吸收的财政投入第39-40页
     ·财政鼓励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第40页
     ·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第40页
     ·鼓励技术转让的财税政策第40页
   ·我国政府诱导企业R&D 投入的政策选择第40-43页
     ·政府R&D 投入的制度安排第41-42页
     ·合理运用不同政策工具第42-43页
   ·主要结论第43-4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5-4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45-46页
   ·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主要课题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博弈问题分析
下一篇:制造业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基于Matlab(BP)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