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文献简评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物流外包供需间博弈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博弈理论 | 第15-17页 |
·博弈理论概述 | 第15-16页 |
·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的博弈理论分析 | 第16-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第17页 |
·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 | 第17-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中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现状 | 第20-33页 |
·企业物流外包发展的背景条件 | 第20-24页 |
·国际环境 | 第20-21页 |
·国内环境 | 第21-24页 |
·企业物流外包的现状 | 第24-27页 |
·中国整体物流现状 | 第24-25页 |
·企业物流外包的基本现状 | 第25-27页 |
·企业物流外包的特点 | 第27-31页 |
·地区发展不平衡 | 第28页 |
·行业发展不平衡 | 第28-29页 |
·物流外包范围狭窄 | 第29-30页 |
·物流外包附加值低 | 第30页 |
·跨国企业物流外包比例高 | 第30-31页 |
·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物流外包风险大 | 第31页 |
·对物流企业的监督成本高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中国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的博弈问题分析 | 第33-47页 |
·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的博弈模型 | 第33-37页 |
·基本假设 | 第33-34页 |
·从货主企业角度分析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的博弈 | 第34-35页 |
·从物流企业角度分析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的博弈 | 第35页 |
·从社会物流总收益角度分析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的博弈 | 第35-36页 |
·对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博弈模型均衡解的分析 | 第36-37页 |
·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博弈模型的扩展 | 第37-39页 |
·扩展的物流外包供需企业支付-收益矩阵 | 第37-38页 |
·扩展的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博弈模型均衡解分析 | 第38-39页 |
·中国物流外包供需企业间的博弈分析 | 第39-42页 |
·物流市场的博弈主体 | 第39-40页 |
·对物流企业的监督-基于问卷调查 | 第40-42页 |
·绩效监督实例分析-“可视化信息板” | 第42-46页 |
·“可视化信息板”简介 | 第42-45页 |
·“可视化信息板”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7-5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7页 |
·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完善信息传递机制 | 第48页 |
·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合理外包物流业务 | 第48页 |
·增加对物流供应商的了解,选择合适物流供应商 | 第48-49页 |
·提高监督技术,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监督力度 | 第49页 |
·建立物流企业的诚心评价机制,做好物流外包过程中的信任工作 | 第49页 |
·建立风险应急系统,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 第49-50页 |
·发挥政府作用,调整和完善物流外包的支持政策 | 第50-51页 |
·研究局限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1:中国企业物流外包状况调查表 | 第56-57页 |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