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3页 |
·问题的背景及其紧迫性 | 第8-17页 |
·新时期国内外经济文化发展环境与条件变化 | 第8-13页 |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及症结 | 第13-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和研究视角的选定 | 第19-2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的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回顾 | 第23-37页 |
·西方文化产业理论 | 第23-26页 |
·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的理论渊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 第23-24页 |
·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 | 第24-26页 |
·精神生产理论 | 第26-31页 |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精神生产理论 | 第26-29页 |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 | 第29-31页 |
·制度创新理论 | 第31-37页 |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创新一般理论 | 第31-34页 |
·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 第34-37页 |
第3章 作为分析前提的几个重要范畴 | 第37-60页 |
·文化和文化产品 | 第37-50页 |
·关于文化 | 第37-41页 |
·文化产品与文化生产 | 第41-50页 |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 第50-60页 |
·文化事业 | 第50-52页 |
·文化产业 | 第52-56页 |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第56-60页 |
第4章 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 第60-73页 |
·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 第60-68页 |
·中国现行文化管理体制的制度性缺陷 | 第68-69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文化管理显现的客观趋势和亟待破解的难题 | 第69-73页 |
第5章 西方国家文化管理典型模式的经验研究 | 第73-87页 |
·对法、美、英三国文化管理模式的考察 | 第73-79页 |
·法国强调控型文化管理模式及评析 | 第73-75页 |
·美国弱调控型文化管理模式及评析 | 第75-77页 |
·英国“一臂之距”文化管理模式及评析 | 第77-79页 |
·西方国家文化管理模式的经验借鉴与适用性分析 | 第79-87页 |
·西方国家文化管理的一般经验性做法及启示 | 第79-84页 |
·对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再认识 | 第84-87页 |
第6章 中国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转换与重新定位 | 第87-100页 |
·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87-91页 |
·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换的指导思想 | 第87-88页 |
·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换的基本原则 | 第88-91页 |
·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转换方向与重新定位 | 第91-97页 |
·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转换方向 | 第91-94页 |
·角色转换后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 | 第94-97页 |
·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换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第97-100页 |
·动态调整政府干预与市场取向的关系 | 第97-98页 |
·正确把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第98-99页 |
·寻求限制政府权力和提高调控能力的平衡 | 第99-100页 |
第7章 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对策研究 | 第100-126页 |
·加快转换微观运行机制,培育真正的文化市场主体 | 第100-112页 |
·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划分 | 第101页 |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101-106页 |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106-110页 |
·非完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110-112页 |
·文化投融资制度的重构 | 第112-120页 |
·文化投融资体制的问题与症结 | 第112-116页 |
·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对策 | 第116-120页 |
·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法制体系的建立健全 | 第120-126页 |
·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 | 第120-122页 |
·文化法制体系的建设 | 第122-126页 |
结论 | 第126-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 第137-138页 |
中文摘要 | 第138-141页 |
Abstract | 第141-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