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型轮式装载机热源系统空气场分析
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国内外装载机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7-9页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7-9页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9页 |
·轮式装载机发展趋势 | 第9页 |
·轮式装载机冷却系统研究的意义 | 第9-12页 |
·冷却系统的功用 | 第9-10页 |
·温度对发动机的影响 | 第10页 |
·温度对液压系统的影响 | 第10-11页 |
·温度对变矩器系统的影响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工程背景和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轮式装载机热源系统散热理论介绍 | 第13-27页 |
·传热理论简介 | 第13-17页 |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和基本方程式 | 第13-15页 |
·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理论简介 | 第15-17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简介 | 第17-19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步骤 | 第18-19页 |
·数值传热学简介 | 第19-22页 |
·数值传热学的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SIMPLE算法基本思想及计算步骤 | 第21-22页 |
·轮式装载机热源系统 | 第22-25页 |
·热源系统的换热分析 | 第22-23页 |
·主要部件的选型及设计 | 第23-25页 |
·冷却系统的评价方法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轮式装载机热源系统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27-43页 |
·引论 | 第27-28页 |
·热源系统物理模型的建立及基本假设 | 第28-30页 |
·流动及传热的控制微分方程 | 第30-33页 |
·紊流物理量时均值的定义及性质 | 第30-31页 |
·连续性方程 | 第31页 |
·动量方程 | 第31-32页 |
·能量方程 | 第32-33页 |
·k- ε模型控制方程组 | 第33-35页 |
·壁面函数法的应用 | 第35-36页 |
·边界与初始条件 | 第36-38页 |
·计算区域的离散与求解器的选择 | 第38-40页 |
·划分网格 | 第38-39页 |
·算法与求解器的选择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四章 热源系统空气流动及传热数值计算 | 第43-71页 |
·有限元软件ANSYS简介 | 第43-44页 |
·ANSYS软件的模块 | 第43-44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44页 |
·空气场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4-50页 |
·空气流场的分析 | 第44-47页 |
·空气温度场的分析 | 第47-50页 |
·改进方案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0-60页 |
·方案一 | 第50-53页 |
·方案二 | 第53-55页 |
·方案三 | 第55-58页 |
·方案四 | 第58-60页 |
·最优方案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方案五改进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方案六改进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取点量化的方式对比评价各方案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装载机热源系统实验分析 | 第71-81页 |
·实验工况的确定 | 第71页 |
·实验说明及数据处理 | 第71-78页 |
·发动机温度特性 | 第72-74页 |
·散热器温度特性 | 第74-76页 |
·空气温度特性 | 第76-78页 |
·散热器模块后端空气速度 | 第78-79页 |
·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总结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摘要 | 第87-89页 |
Abstract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