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流变液悬置的隔振特性研究
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 第7-8页 |
·课题研究目的、工程应用价值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9-11页 |
·电流变技术在振动控制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电流变技术的研究 | 第15-29页 |
·电流变液的组成 | 第15-18页 |
·电流变效应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粒子极化机理 | 第20-26页 |
·粒子的极化 | 第20-24页 |
·粒子极化后的电流变液的抗剪屈服应力分析 | 第24-26页 |
·电流变液的力学性能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电流变液悬置的结构设计 | 第29-42页 |
·电流变液悬置的工作形式 | 第29-31页 |
·固定电极式 | 第29-30页 |
·移动电极式 | 第30页 |
·挤压电极式 | 第30-31页 |
·电流变液悬置的结构 | 第31-38页 |
·电流变液悬置的工作原理 | 第38-39页 |
·通道体内电流变液流动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悬置键合图建模及动特性仿真 | 第42-60页 |
·键合图方法简介 | 第42-44页 |
·键合图建模 | 第44-49页 |
·电流变液悬置组成元件的键图描述 | 第45-48页 |
·阻尼可调式发动机电流变液悬置的键合图模型 | 第48-49页 |
·阻尼可调式发动机电流变液悬置的数学模型 | 第49-54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参数的选择 | 第54-55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仿真参数的选择 | 第55页 |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55-57页 |
·悬置结构参数改变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 第57-59页 |
·改变参数通道体长度l | 第57-58页 |
·改变参数R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电流变悬置模糊控制和仿真分析 | 第60-83页 |
·控制策略 | 第60-69页 |
·模糊控制的优点 | 第61-62页 |
·模糊控制的基础知识 | 第62-69页 |
·模糊半主动控制模型分析 | 第69-71页 |
·仿真分析 | 第71-82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71-74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4-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摘要 | 第88-90页 |
ABSTRACT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