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狼形象的现代复魅--从《断头台》与《怀念狼》说起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 古代狼形象表征 | 第12-16页 |
| 二 现代文学中狼形象的复魅 | 第16-27页 |
| (一) 复魅及狼形象的现代表征 | 第18-20页 |
| 1. 现代性中的复魅 | 第18-19页 |
| 2. 中西新变:狼形象的现代表征 | 第19-20页 |
| (二) 《断头台》与《怀念狼》中的狼形象 | 第20-27页 |
| 1. 阿克巴拉和商州狼 | 第20-22页 |
| 2. 不同的文化,共同的追寻 | 第22-24页 |
| 3. 不同的形象,相似的传统 | 第24-25页 |
| 4. 生命本体观 | 第25-27页 |
| 三 狼形象复魅的跨文化阐释 | 第27-40页 |
| (一) 狼性、人性、神性 | 第28-33页 |
| 1. 救赎与超脱 | 第29-31页 |
| 2. 恶的内化 | 第31-33页 |
| (二) 死的世界,活的人心 | 第33-40页 |
| 1. 光环消逝:旧神走下圣坛 | 第34-36页 |
| 2. 变形以及狼人传说 | 第36-40页 |
| 四 狼形象复魅的现代文化启迪 | 第40-48页 |
| (一) 原始的呼唤 | 第40-45页 |
| 1. “他者”之镜 | 第41-42页 |
| 2. 自由的诱惑 | 第42-45页 |
| (二) 生态之维下的狼形象 | 第45-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注释 | 第49-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