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防屈曲耗能支撑框架的弹塑性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本文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1-20页 |
| ·结构传统耗能支撑 | 第14-16页 |
| ·防屈曲支撑 | 第16-20页 |
| ·防屈曲支撑的发展与工程应用 | 第20-25页 |
| ·防屈曲支撑的发展 | 第20-24页 |
| ·防屈曲支撑的工程应用 | 第24-25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5-27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25-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第2章 防屈曲支撑构件的理论分析及设计 | 第27-39页 |
| ·防屈曲支撑的稳定性理论分析 | 第27-32页 |
| ·支撑核心段的整体稳定 | 第27-29页 |
| ·内核单元在约束区的高阶屈曲 | 第29-30页 |
| ·连接段的扭转失稳 | 第30-32页 |
| ·构件组成对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 ·约束刚度 | 第32页 |
| ·内核板件的宽厚比 | 第32-33页 |
| ·间隙 | 第33-35页 |
| ·防屈曲支撑的等效刚度 | 第35-36页 |
| ·弹性刚度 | 第35-36页 |
| ·弹塑性刚度 | 第36页 |
| ·应力集中因子 | 第36-37页 |
| ·防屈曲支撑的力学模型 | 第37-39页 |
| 第3章 防屈曲支撑框架的原理及分析方法 | 第39-51页 |
| ·阻尼比理论 | 第39-41页 |
| ·等效粘滞阻尼比 | 第39-40页 |
| ·阻尼比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 | 第40-41页 |
| ·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的概念设计 | 第41-44页 |
| ·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的适用范围和设防目标 | 第41-43页 |
| ·防屈曲耗能支撑的形式及选用 | 第43-44页 |
| ·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的抗震计算 | 第44-45页 |
| ·抗震规范对消能减震结构计算分析的规定 | 第44页 |
| ·多遇地震作用下防屈曲耗能支撑框架的变形验算 | 第44-45页 |
| ·罕遇地震作用下防屈曲耗能支撑框架的变形验算 | 第45页 |
| ·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的分析方法 | 第45-51页 |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45-48页 |
| ·时程分析法 | 第48-51页 |
| 第4章 防屈曲耗能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51-80页 |
| ·算例简介 | 第51-53页 |
| ·算例概况 | 第51-52页 |
| ·设计自然条件 | 第52页 |
| ·计算软件的选择 | 第52-53页 |
| ·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 ·截面尺寸 | 第53-54页 |
| ·阻尼的选取 | 第54页 |
| ·地震波的选择 | 第54-57页 |
| ·结构弹性反应谱分析结果 | 第57-60页 |
| ·周期 | 第57页 |
| ·层间位移角和水平位移 | 第57-59页 |
| ·楼层剪力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页 |
| ·时程分析 | 第60-80页 |
| ·多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 | 第60-68页 |
| ·设防地震下的时程分析 | 第68-72页 |
|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 第72-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