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抑制措施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5页 |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研究必要性及意义 | 第11-15页 |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及解决问题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一般侵蚀机理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国内外试验及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主要抑制措施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试验方案及主要方法 | 第24-32页 |
·试验目的 | 第24页 |
·原材料及主要设备 | 第24-26页 |
·原材料 | 第24-25页 |
·主要设备及工具 | 第25-26页 |
·试验环境控制 | 第26页 |
·试验操作室 | 第26页 |
·各种试验环境控制 | 第26页 |
·试验方案 | 第26-31页 |
·快速法 | 第27页 |
·膨胀法 | 第27页 |
·干湿循环法Ⅰ | 第27-29页 |
·干湿循环法Ⅱ | 第29页 |
·氯离子渗透试验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沿线桥隧工程抑制措施效果及结果分析 | 第32-59页 |
·快速法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掺加粉煤灰快速法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掺加防腐剂快速法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成型压力与使用不同砂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 第37页 |
·膨胀法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膨胀法掺加粉煤灰试验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膨胀法掺加外加剂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干湿循环法Ⅰ试验结果分析 | 第40-50页 |
·掺加粉煤灰试验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掺加外加剂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不同强度等级试件试验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不同浸泡温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不同溶液浓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干湿循环法Ⅱ试验结果分析 | 第50-55页 |
·掺加粉煤灰试验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掺加外加剂试验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干湿循环Ⅰ试件试验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干湿循环Ⅱ试件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试验结果的机理分析 | 第59-69页 |
·抑制措施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胶凝材料发生硫酸盐侵蚀的一般原理 | 第59-60页 |
·抑制措施的抑制机理 | 第60-61页 |
·抑制措施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 第61-63页 |
·微观分析 | 第63-67页 |
·快速法电镜分析 | 第63-66页 |
·干湿循环法电镜分析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关于试验与评估方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 第69-72页 |
·关于胶凝材料试验的看法 | 第69-70页 |
·快速法试验情况 | 第69-70页 |
·膨胀法试验情况 | 第70页 |
·关于混凝土试验的看法 | 第70-71页 |
·建立新的评估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指标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