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5-17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立题背景 | 第17-35页 |
·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马铃薯块茎发育过程 | 第18-19页 |
·马铃薯块茎发育中的影响因子概述 | 第19-25页 |
·内源激素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影响 | 第19-24页 |
·赤霉素对块茎发育的影响 | 第19-20页 |
·细胞分裂素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影响 | 第20-21页 |
·生长素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影响 | 第21-22页 |
·脱落酸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影响 | 第22-23页 |
·茉莉酸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影响 | 第23页 |
·激素平衡及互作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影响 | 第23-24页 |
·矿质营养及碳源对马铃薯块茎发育的影响 | 第24-25页 |
·淀粉生物合成系列酶及栽培因子对其的影响 | 第25-30页 |
·淀粉生物合成途径 | 第26-27页 |
·淀粉生物合成的几个关键酶 | 第27-28页 |
·栽培因子对作物淀粉合成酶的影响 | 第28-30页 |
·马铃薯光合特性及其与氮营养的关系 | 第30-33页 |
·马铃薯的光合特性 | 第30-31页 |
·氮素对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3-35页 |
·研究背景 | 第33-34页 |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34-35页 |
第2章 肥力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发育中内源激素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第35-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35-36页 |
·取样测定及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8页 |
·营养水平对马铃薯块茎鲜重产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营养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 第38页 |
·营养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块茎产量因素的影响 | 第38-40页 |
·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8-39页 |
·对叶面积指数、块茎、匍匐茎数动态的影响 | 第39-40页 |
·营养水平对块茎发育中的激素动态变化及平衡的影响 | 第40-45页 |
·对赤霉素、生长素、玉米素、脱落酸和茉莉酸变化的影响 | 第40-42页 |
·对块茎发育中的的激素平衡影响 | 第42-44页 |
·块茎发育中各种激素在各时期的百分含量比较 | 第44-45页 |
·肥力因素对块茎发育中多胺及平衡的影响 | 第45-48页 |
·对多胺的影响 | 第45-47页 |
·对多胺平衡的影响 | 第47-48页 |
·块茎发育中多胺与GA_3、JAs和ABA的关系 | 第48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8-51页 |
·从激素行为看块茎发育关键期的营养需求 | 第48-49页 |
·营养水平对品质影响的激素行为解释 | 第49页 |
·马铃薯块茎发育中多胺及GA_3、JAs动态变化对肥力因素的响应 | 第49-50页 |
·块茎发育中多胺与JAs存在相互关系 | 第50-51页 |
第3章 氮营养对马铃薯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51-67页 |
·试验材料及设计 | 第51-53页 |
·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 第51-52页 |
·试验设计 | 第52页 |
·取样测定 | 第52-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63页 |
·氮营养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53-54页 |
·氮营养对光合响应曲线及二氧化碳曲线的影响 | 第54-59页 |
·对光合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54-55页 |
·对二氧化碳曲线的影响 | 第55-57页 |
·对马铃薯需光特性和CO2需求特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氮营养对马铃薯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59-63页 |
·对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59-60页 |
·对qP和qN的影响 | 第60-61页 |
·对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对电子传递速率和CO_2同化量子产量的影响 | 第62页 |
·光合色素与荧光参数的关系 | 第62-6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3-67页 |
·马铃薯的一些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对氮营养的要求 | 第64页 |
·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的光合特性存在差异 | 第64-65页 |
·寡日照条件下提高马铃薯光合产物的途径 | 第65-67页 |
第4章 氮素对马铃薯块茎发育中淀粉积累及淀粉合成关键酶的影响 | 第67-8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71页 |
·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 第67-68页 |
·试验设计 | 第68页 |
·取样测定 | 第68页 |
·测定方法 | 第68-71页 |
·核酸的测定 | 第68页 |
·蛋白质的测定 | 第68-69页 |
·支链、直链淀粉的测定 | 第69-70页 |
·ADPGPPase、SSS和GBSS活性的测定 | 第70-71页 |
·SBE酶活性的测定 | 第71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7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1-80页 |
·氮营养对块茎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71-75页 |
·对块茎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71-73页 |
·对块茎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对块茎总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74-75页 |
·氮营养对块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75-78页 |
·对块茎ADPGPPase活性的影响 | 第75-76页 |
·对块茎SSS活性的影响 | 第76页 |
·对块茎GBSS活性的影响 | 第76-77页 |
·对块茎SBE(Q酶)活性的影响 | 第77-78页 |
·氮营养对块茎关键酶活性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 第78页 |
·氮营养对核酸、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78-8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80-84页 |
·蛋白质与淀粉积累和核酸代谢的关系 | 第80页 |
·氮营养对马铃薯块茎发育中淀粉积累的影响 | 第80-82页 |
·氮营养对块茎中淀粉合成酶的影响 | 第82-84页 |
第5章 马铃薯高产栽培的氮肥运筹 | 第84-92页 |
·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85-87页 |
·材料及试验地 | 第85页 |
·参试品种 | 第85页 |
·试验地点 | 第85页 |
·试验设计 | 第85-8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7-90页 |
·春马铃薯氮肥利用特点及氮肥运筹 | 第87-89页 |
·秋马铃薯的氮肥利用特点及氮肥运筹 | 第89-9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