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脆弱性评估
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6-8页 |
·问题的来源 | 第6-7页 |
·产生脆弱性的内在机理 | 第7-8页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课题来源与内容安排 | 第9-10页 |
第二章 系统的特点与脆弱性评估思路 | 第10-18页 |
·网络环境下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第10-15页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 第10-11页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 第11-15页 |
·分布式系统脆弱性评估理论 | 第15-16页 |
·总体评估思路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模型 | 第18-26页 |
·脆弱性分析的基本模型定义 | 第18-19页 |
·脆弱性状态图的构造 | 第19页 |
·状态转换的脆弱度函数 | 第19-22页 |
·常用的概率密度函数 | 第19-21页 |
·脆弱度函数的定义与分析 | 第21-22页 |
·基于脆弱性状态图的系统脆弱度计算 | 第22-26页 |
·系统可靠性的计算模型 | 第22-24页 |
·系统脆弱度的计算模型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脆弱性的量化计算 | 第26-33页 |
·脆弱性的量化思路 | 第26页 |
·脆弱度因子的基本量化方法 | 第26-29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6-28页 |
·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 | 第28-29页 |
·脆弱度因子量化的指标体系 | 第29-30页 |
·脆弱度因子量化的步骤 | 第30-33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0-31页 |
·评价指标权重与一致性检验 | 第31页 |
·规范化处理评价指标值 | 第31-32页 |
·计算各行为的脆弱度因子 | 第32-33页 |
第五章 脆弱性评估的流程 | 第33-35页 |
第六章 算例分析 | 第35-45页 |
·系统实例 | 第35-37页 |
·构建脆弱性分析模型 | 第37-38页 |
·量化脆弱度因子 | 第38-43页 |
·计算系统脆弱度 | 第43-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5页 |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