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网络环境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脆弱性评估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引言第6-10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6-8页
     ·问题的来源第6-7页
     ·产生脆弱性的内在机理第7-8页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8-9页
   ·课题来源与内容安排第9-10页
第二章 系统的特点与脆弱性评估思路第10-18页
   ·网络环境下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第10-15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第10-11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第11-15页
   ·分布式系统脆弱性评估理论第15-16页
   ·总体评估思路第16-18页
第三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模型第18-26页
   ·脆弱性分析的基本模型定义第18-19页
   ·脆弱性状态图的构造第19页
   ·状态转换的脆弱度函数第19-22页
     ·常用的概率密度函数第19-21页
     ·脆弱度函数的定义与分析第21-22页
   ·基于脆弱性状态图的系统脆弱度计算第22-26页
     ·系统可靠性的计算模型第22-24页
     ·系统脆弱度的计算模型第24-26页
第四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脆弱性的量化计算第26-33页
   ·脆弱性的量化思路第26页
   ·脆弱度因子的基本量化方法第26-29页
     ·层次分析法第26-28页
     ·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第28-29页
   ·脆弱度因子量化的指标体系第29-30页
   ·脆弱度因子量化的步骤第30-33页
     ·构造判断矩阵第30-31页
     ·评价指标权重与一致性检验第31页
     ·规范化处理评价指标值第31-32页
     ·计算各行为的脆弱度因子第32-33页
第五章 脆弱性评估的流程第33-35页
第六章 算例分析第35-45页
   ·系统实例第35-37页
   ·构建脆弱性分析模型第37-38页
   ·量化脆弱度因子第38-43页
   ·计算系统脆弱度第43-44页
   ·结果分析第44-45页
第七章 结论第45-46页
   ·结论第45页
   ·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变量系统鲁棒部分分散控制器设计
下一篇:垃圾焚烧炉炉温控制策略及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