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摆振产生的机理 | 第15-16页 |
·非线性动力学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摆振的研究成果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含多个运动副间隙曲柄连杆机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第20-36页 |
·引言 | 第20页 |
·机构动力学方程及动力学模型 | 第20-24页 |
·判断状态及接触力 | 第21-23页 |
·建立考虑单个运动副间隙机构动力学方程 | 第23页 |
·建立考虑多个运动副间隙机构动力学方程 | 第23-24页 |
·建立含间隙曲柄连杆机构仿真模型 | 第24-26页 |
·建立考虑单个间隙曲柄连杆机构仿真模型 | 第24-25页 |
·建立考虑多个间隙曲柄连杆机构仿真模型 | 第25-26页 |
·含间隙曲柄连杆机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 | 第26-34页 |
·非线性系统运动描述 | 第26-27页 |
·非线性运动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考虑单个间隙曲柄连杆机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第28-31页 |
·考虑多个运动副间隙曲柄连杆机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含多个运动副间隙汽车摆振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建模 | 第36-50页 |
·MATLAB&Simulink 简介 | 第36页 |
·Runge—Kutta 方法介绍 | 第36-38页 |
·考虑多个运动副间隙汽车摆振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44页 |
·概述 | 第38页 |
·模型建立 | 第38-40页 |
·模型主要参数 | 第40-41页 |
·考虑转向机构间隙的汽车摆振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 第41-44页 |
·建立考虑单个转向机构间隙汽车摆振系统仿真模型 | 第44-49页 |
·建立含单个转向机构间隙摆振系统仿真模型 | 第44-46页 |
·建立考虑多个转向机构间隙汽车摆振系统仿真模型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汽车摆振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 | 第50-63页 |
·概述 | 第50页 |
·运动副间隙对汽车摆振的影响 | 第50-56页 |
·考虑单个转向机构运动副间隙对汽车摆振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 第50-53页 |
·考虑多个转向机构运动副间隙对汽车摆振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 第53-56页 |
·转向机刚度、阻尼轮胎相关参数对汽车摆振的影响 | 第56-59页 |
·车速对汽车摆振的影响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硕士期间参加课题 | 第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