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周宁县耕地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绪论第9-15页
 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2 景观生态学理论及其在耕地等相关土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第10-12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第10-11页
   ·景观生态学在耕地等相关土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第11-12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1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1-12页
 3 研究区概况第12-13页
   ·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第12页
   ·自然环境第12-13页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13页
 4 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23页
 1 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第15-20页
   ·景观格局研究方法第15-18页
     ·景观斑块类型指标第15页
     ·景观斑块形状指标第15页
     ·斑块类型水平异质性指标第15页
     ·景观水平异质性指标第15-18页
   ·分形理论第18页
   ·SOM神经网络原理与算法第18-20页
     ·SOM模型与原理第18-19页
     ·SOM网络学习算法第19-20页
 2 技术路线第20页
 3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0-23页
   ·数据来源第20-21页
   ·数据处理第21-23页
第二章 周宁县耕地景观格局分析第23-49页
 1 耕地利用类型及空间分布第23-24页
 2 基于景观生态的耕地景观格局分析第24-40页
   ·景观指数的选择第24-25页
   ·耕地景观类型特征分析第25-32页
     ·耕地景观斑块类型指标分析第25-30页
     ·耕地景观斑块形状指标分析第30-32页
   ·耕地景观异质性特征分析第32-40页
     ·斑块类型水平异质性分析第33-36页
     ·耕地景观水平异质性分析第36-40页
 3 基于分形理论的耕地景观格局分析第40-43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40页
   ·周宁县耕地类型分形分析第40-43页
     ·同一乡镇不同耕地景观类型的分形分析第40-43页
     ·同一耕地景观类型不同乡镇的分形分析第43页
 4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耕地利用空间差异分析第43-47页
   ·景观分维数指数的定义第44页
   ·耕地利用空间差异聚类及结果分析第44-47页
 5 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耕地景观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第49-79页
 1 坡度对耕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49-60页
   ·分析方法及指数的选择第49页
   ·各乡镇不同耕地景观类型沿坡度变化情况分析第49-56页
     ·纯池镇不同耕地景观类型在各坡度级的分布情况分析第49-50页
     ·礼门乡不同耕地景观类型在各坡度级的分布情况分析第50-51页
     ·玛坑乡不同耕地景观类型在各坡度级的分布情况分析第51页
     ·狮城镇不同耕地景观类型在各坡度级的分布情况分析第51-52页
     ·浦源镇不同耕地景观类型在各坡度级的分布情况分析第52-53页
     ·泗桥乡不同耕地景观类型在各坡度级的分布情况分析第53页
     ·李墩镇不同耕地景观类型在各坡度级的分布情况分析第53-54页
     ·咸村镇不同耕地景观类型在各坡度级的分布情况分析第54-55页
     ·七步镇不同耕地景观类型在各坡度级的分布情况分析第55-56页
   ·同一坡度级不同耕地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第56-59页
   ·同一耕地景观类型不同坡度级的空间分布格局第59-60页
 2 河流水面与农村居民点对耕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60-77页
   ·研究方法第60-61页
   ·河流对耕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61-69页
     ·河流对灌溉水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61-63页
     ·河流对望天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63-65页
     ·河流对旱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65-66页
     ·河流对菜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66-68页
     ·河流对各耕地类型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比较第68-69页
   ·农村居民点对耕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69-77页
     ·农村居民点对灌溉水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70-71页
     ·农村居民点对望天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71-73页
     ·农村居民点对旱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73-74页
     ·农村居民点对菜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第74-76页
     ·农村居民点对各耕地类型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比较第76-77页
 3 小结第77-79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3页
 1 主要成果第79-81页
 2 本研究在周宁县耕地利用与保护方面的应用第81-82页
 3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个人简历第89-9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闽清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