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11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FDI 技术溢出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12-2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外商直接投资 | 第12页 |
·技术 | 第12-13页 |
·技术溢出效应 | 第13-14页 |
·FDI 技术溢出的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关于FDI 技术溢出途径的研究 | 第14页 |
·关于FDI 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4-15页 |
·关于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 | 第15-17页 |
·关于FDI 技术溢出效应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 第17-18页 |
·江苏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FDI 的技术溢出理论分析 | 第20-31页 |
·FDI 技术溢出的作用机理和途径 | 第20-22页 |
·FDI 技术溢出的作用机理 | 第20页 |
·FDI 技术溢出的途径 | 第20-22页 |
·影响 FDI 技术溢出的因素 | 第22-26页 |
·投资国的因素 | 第22-24页 |
·东道国的因素 | 第24-26页 |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阶段分析 | 第26-29页 |
·技术溢出效应的积累阶段 | 第26-27页 |
·技术溢出效应的高峰阶段 | 第27-28页 |
·技术溢出效应的衰弱阶段 | 第28-29页 |
·FDI 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进步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江苏 FDI 技术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 | 第31-46页 |
·江苏 FDI 的发展概况与组成结构 | 第31-35页 |
·江苏FDI 的发展概况 | 第31页 |
·江苏FDI 的组成结构 | 第31-35页 |
·影响江苏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 第35-40页 |
·FDI 独资化的投资倾向 | 第35-36页 |
·FDI 投资战略的转变 | 第36-37页 |
·政府政策的不完善 | 第37-38页 |
·市场竞争体制不健全 | 第38页 |
·内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薄弱 | 第38-40页 |
·江苏 FDI 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 第40-46页 |
·江苏FDI 技术溢出正效应分析 | 第40-44页 |
·江苏FDI 技术溢出负效应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江苏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46-59页 |
·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46-50页 |
·建立模型 | 第46-48页 |
·数据类型与具体研究对象 | 第48-50页 |
·江苏FDI 整体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 | 第50-54页 |
·江苏FDI 整体技术溢出效应的计量分析 | 第52-53页 |
·结论分析:江苏FDI 整体存在技术溢出正效应 | 第53-54页 |
·江苏FDI 地区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 | 第54-59页 |
·江苏FDI 地区技术溢出效应的计量分析 | 第54-57页 |
·结论分析:苏南、苏北、苏中处于不同的效应阶段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提高江苏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对策建议 | 第59-67页 |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区位优势 | 第59-60页 |
·加强引导FDI 的产业投向,优化产业结构 | 第60-61页 |
·加强引导 FDI 的区域投向,促进区域梯度发展 | 第61-62页 |
·调整市场结构,培育竞争体系 | 第62-63页 |
·增强配套能力,提高产业、企业关联 | 第63-64页 |
·吸引高质量的FDI,激励 FDI 企业加大研发投资 | 第64-65页 |
·增强内资企业的学习与吸收能力,提高技术水平 | 第65-6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 第67-68页 |
·进一步研究的前景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78页 |
附录1:江苏FDI 技术溢出模型的原始数据 | 第73-75页 |
附录2:江苏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对数数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后记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