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半导体三极管(晶体管)论文--晶体管:按工艺分论文

有机薄膜晶体管制备和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引言第13页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发展和现状第13-22页
   ·有机薄膜薄膜晶体管的应用第22-23页
   ·当前有机薄膜晶体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6页
     ·载流子传输理论有待完善第23-24页
     ·载流子迁移率尚须提高第24页
     ·电极材料的开发及接触电阻的研究第24-25页
     ·新型绝缘材料的开发及绝缘层/有机半导体层界面的研究第25页
     ·OTFT 阈值电压的调控第25页
     ·应用研究亟待加强第25-26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原理、结构、材料和制备技术第28-43页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原理和结构第28-34页
     ·有机半导体的导电机理第28-29页
     ·有机半导体的导电类型第29页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原理和结构第29-33页
     ·OTFT 的场效应迁移率的物理意义第33-34页
   ·薄膜晶体管的一些重要的参数第34-37页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第37-40页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第40页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工艺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绝缘层对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影响第43-62页
   ·引言第43-44页
   ·器件的结构第44-46页
   ·制备工艺流程第46-52页
     ·阳极氧化制备五氧化二钽绝缘层第46-49页
     ·阳极氧化制备三氧化二铝绝缘层第49-51页
     ·OTFT 有源层的制备第51页
     ·OTFT 源、漏电极的制备第51-52页
   ·绝缘层对有机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影响第52-55页
   ·绝缘层对有机薄膜晶体管电学稳定性的影响第55-57页
     ·阈值电压在连续栅偏压下的漂移第55-56页
     ·阈值电压漂移量与栅偏压时间的关系第56-57页
   ·不同绝缘层的pentacene-OTFT 的陷阱密度第57-61页
     ·(MIS)结构的C-V 特性测试第57-60页
     ·不同绝缘层的pentacene-MIS 结构的C-V 特性第60-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CuO 夹层的并五苯基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调控第62-92页
   ·引言第62-63页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制备第63-64页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第64-67页
   ·CuO 夹层的作用第67-69页
   ·CuO 夹层与pentacene 的界面分析第69-78页
     ·CuO 与Pentacene 的掺杂特性表征第70-72页
     ·CuO 与Pentacene 界面的电荷转移研究第72-73页
     ·CuO-embeded OTFT 的迁移率改善的原因分析第73-76页
     ·不同CuO 夹层厚度对CuO-embeded OTFT 的迁移率和阈值电压的影响第76-78页
   ·栅偏压V_(GSO) 对CuO-embeded OTFT 的迁移率和电阻的影响第78-80页
   ·CuO-embeded OTFT 中CuO 夹层的电荷分离机制第80-85页
   ·CuO-embeded OTFT 的阈值电压的调控第85-88页
   ·被调控的阈值电压的稳定性第88-90页
   ·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碘化亚铜/铝双层电极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第92-100页
   ·引言第92-93页
   ·器件的制备第93-94页
   ·器件的性能的比较第94-96页
   ·CuI 与pentacene 之间的掺杂特性研究第96-97页
   ·CuI 与pentacene 和CuI 与Al 电极之间的电荷转移研究第97-99页
   ·小结第99-100页
结论第100-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附件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溶液法制备OLED显示屏及相关研究
下一篇:基于指数陷阱态密度的薄膜晶体管的解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