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引言第8-11页
 (一) 研究目的第8-9页
 (二) 研究综述第9-10页
 (三) 研究意义第10页
 (四) 研究方法第10-11页
一、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必要性第11-19页
 (一) 民族地区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第11-13页
  1. 国家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第12页
  2. 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高校渗透的迫切需要第12-13页
 (二) 民族地区高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要求第13-14页
  1. 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第13-14页
  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统领地位的现实需要第14页
 (三) 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第14-16页
  1. 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环节第15页
  2. 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特殊性要求第15-16页
 (四) 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各民族合格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第16-19页
  1. 民族地区高校培养各民族人才的迫切要求第16-17页
  2. 培养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的现实需要第17页
  3. 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迫切要求第17-19页
二、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9-35页
 (一)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与实践已取得的成效第20-24页
  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高第21页
  2.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掌握较全面第21-22页
  3. 民族地区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育主题突出第22-23页
  4. 民族地区高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效显著第23-24页
 (二) 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与实践存在的问题第24-28页
  1. 部分大学生对待西方价值观渗透立场不坚定第24-25页
  2. 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第25-26页
  3. 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没有突显出来第26-27页
  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的不平衡第27-28页
 (三) 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与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8-35页
  1. 社会因素的影响第28-29页
  2. 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第29-32页
  3. 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第32-33页
  4.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第33-35页
三、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途径第35-49页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民族地区高校价值认同第35-41页
  1. 尊重各民族传统以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第36-37页
  2. 坚持指导思想与主导价值的一元化第37-39页
  3. 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价值认同的宣传力度第39-41页
 (二) 加快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校园和谐第41-43页
  1. 发扬民族地区高校优良传统以培育大学精神第41-42页
  2.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使无形的价值理念直观化、具体化第42-43页
  3.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网络平台第43页
 (三)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第43-46页
  1. 实施文化精品品牌战略以增强先进文化的影响力第44页
  2. 因地制宜地实施课程改革新方案第44-45页
  3. 加强对理论教育工作的特色管理第45-46页
  4.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第46页
 (四) 民族地区高校应重视学生党建工作第46-49页
  1. 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第47页
  2.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常规化第47-48页
  3.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注释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第55-59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