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4页 |
缩略语表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36页 |
一、古代医家对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研究 | 第9-11页 |
(一)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 第9页 |
(二) 古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探讨 | 第9-10页 |
(三) 古代医家对本病治疗法则的探讨 | 第10-11页 |
(四) 古代医家对本病方药的探讨 | 第11页 |
二、现代中医对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 第11-21页 |
(一) 病因病机 | 第11-13页 |
(二) 临床研究 | 第13-20页 |
(三) 实验研究 | 第20-21页 |
三、现代医学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研究 | 第21-29页 |
(一) 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机理 | 第21-24页 |
(二) 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 | 第24-25页 |
(三) 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诊断 | 第25页 |
(四) 药物流产后出血的预防 | 第25页 |
(五) 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 | 第25-26页 |
(六) 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 | 第26-28页 |
(七) 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手术治疗 | 第28-29页 |
四、生化止血饮是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有效方剂 | 第29-34页 |
(一) 生化止血饮的出处及组成 | 第29页 |
(二) 生化止血饮的配伍意义 | 第29-30页 |
(三) 生化止血饮的药效学研究 | 第30-31页 |
(四) 生化止血饮的临床观察 | 第31-32页 |
(五) 生化止血饮的现代医学作用机理研究 | 第32-34页 |
五、中医文献综述的分析 | 第34-36页 |
(一) 资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二) 结果 | 第35-36页 |
临床病例 | 第36-40页 |
病例一 | 第36-38页 |
病例二 | 第38-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一、活血祛瘀是药物流产后出血必要的防治方法 | 第40-41页 |
(一) 血瘀是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 | 第40页 |
(二) 瘀血内阻,血行不畅是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主要病机 | 第40-41页 |
(三) 活血祛瘀是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必要治疗法则 | 第41页 |
二、生化止血饮是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有效方剂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发表论文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