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主要研究的问题 | 第9-10页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分析 | 第10-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 | 第10-11页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整合的现状 | 第11-12页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整合的问题 | 第12页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整合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研究定位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4-30页 |
·整合点理论 | 第14-19页 |
·整合定位 | 第14页 |
·整合课的设计方法 | 第14-17页 |
·整合点的诊断方法 | 第17-18页 |
·整合点解决方法研究 | 第18-19页 |
·学习理论 | 第19-21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 | 第19-20页 |
·新课程理念 | 第20-21页 |
·学科本体论 | 第21-26页 |
·以往知识分类回顾 | 第21-23页 |
·学科本体 | 第23-26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信息技术 | 第26页 |
·课程 | 第26页 |
·课程整合 | 第26-28页 |
·教学模式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文献法 | 第28-29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英语听力分类及本体研究 | 第30-35页 |
·英语听力的分类 | 第30页 |
·英语听力的本体研究 | 第30-35页 |
·概念本体 | 第30-33页 |
·方法本体 | 第33-34页 |
·应用本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英语听力教学整合课设计方法研究 | 第35-38页 |
·整合课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35-36页 |
·常规教学条件下的整合教学设计(应用设计) | 第36页 |
·理想条件下的整合教学设计(理想设计) | 第36-38页 |
第五章 英语听力共性整合点分类及解决方法研究 | 第38-42页 |
·共性整合点分类 | 第38页 |
·诊断的基本思路 | 第38页 |
·诊断的基本原则 | 第38页 |
·英语听力共性整合点的分类 | 第38-39页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第38-39页 |
·信息速查、提高效率 | 第39页 |
·知识拓展、深化理解 | 第39页 |
·系统训练、巩固新知 | 第39页 |
·网络沟通、增强互动 | 第39页 |
·共性整合点的解决办法 | 第39-42页 |
·激发兴趣 | 第39-40页 |
·快速获得信息 | 第40页 |
·改变知识呈现形态 | 第40页 |
·实现虚拟模仿 | 第40-41页 |
·知识转化能力 | 第41页 |
·系统训练 | 第41页 |
·增大信息量 | 第41-42页 |
第六章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研究 | 第42-53页 |
·课堂教学模式的划分 | 第42页 |
·多媒体环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研究 | 第42-48页 |
·多媒体环境分析 | 第42-43页 |
·多媒体环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 第43页 |
·多媒体环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课例 | 第43-48页 |
·应用情况及结论 | 第48页 |
·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研究 | 第48-53页 |
·网络环境的特性 | 第48-49页 |
·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 第49-50页 |
·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课例 | 第50-52页 |
·应用情况及结论 | 第52-53页 |
第七章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支撑平台设计 | 第53-58页 |
·平台建设的意义 | 第53页 |
·平台设计的思路 | 第53-55页 |
·平台的基本框架 | 第55-58页 |
·基于学科角度的设计 | 第55-56页 |
·基于信息技术角度的设计 | 第56-58页 |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