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来源 | 第8-10页 |
·国内外盾构掘进机刀具受力模型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盾构掘进机刀具布置及运动规律研究 | 第20-38页 |
·盾构掘进机切刀结构 | 第20-22页 |
·盾构掘进机切刀布置规律 | 第22-28页 |
·切刀布置方式 | 第22-23页 |
·某型号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刀具布置分析 | 第23-26页 |
·某型号泥水平衡盾构掘进机刀具布置分析 | 第26-28页 |
·盾构掘进机切刀运动学分析 | 第28-30页 |
·运动坐标系的建立 | 第28页 |
·切刀运动学模型 | 第28-30页 |
·切刀切削岩土的轨迹长度确定 | 第30页 |
·盾构掘进机滚刀运动学分析 | 第30-36页 |
·正滚刀的运动轨迹方程 | 第30-32页 |
·边滚刀的运动轨迹方程 | 第32-34页 |
·滚刀破岩曲线弧长的确定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盾构掘进机切刀受力模型研究 | 第38-53页 |
·岩石的特性 | 第38-41页 |
·岩石的相对密度与重度 | 第38页 |
·岩石的孔隙指标 | 第38-39页 |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与坚硬程度指标 | 第39页 |
·软岩的力学特性 | 第39页 |
·岩石的变形过程 | 第39-40页 |
·岩石的破坏类型 | 第40-41页 |
·土壤的特性 | 第41-42页 |
·土壤物理特性指标 | 第41页 |
·粘土的基本特性 | 第41-42页 |
·切削破碎过程分析 | 第42-43页 |
·切刀切削软岩的受力模型 | 第43-46页 |
·切刀切削粘土的受力模型 | 第46-50页 |
·切刀受力模型参数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盾构掘进机切刀切削岩土仿真研究 | 第53-72页 |
·ANSYS/LS-DYNA软件介绍及切刀切削岩土的有限元法基础 | 第53-54页 |
·ANSYS/LS-DYNA软件介绍 | 第53页 |
·切刀切削岩土的有限元法基础 | 第53-54页 |
·盾构掘进机切刀切削岩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4-60页 |
·切刀切削岩土实体模型 | 第54-55页 |
·切刀材料的模拟 | 第55页 |
·软岩材料的模拟 | 第55-57页 |
·粘土材料的模拟 | 第57-59页 |
·切刀切削岩土有限元模型 | 第59-60页 |
·切刀切削岩土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70页 |
·切刀切削软岩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切刀切削软岩仿真结果与受力模型结果对比 | 第61-64页 |
·切刀切削粘土仿真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切刀切削粘土仿真结果与受力模型结果对比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盾构掘进机切刀切削软岩实验验证 | 第72-85页 |
·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 | 第72-73页 |
·实验目的 | 第72页 |
·实验内容 | 第72-73页 |
·实验系统 | 第73-78页 |
·实验台 | 第73-74页 |
·测试系统 | 第74-77页 |
·压力试验机 | 第77-78页 |
·实验试样制备 | 第78-7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9-81页 |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受力模型结果对比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5页 |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