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页 |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停车换乘系统研究概况 | 第17-27页 |
·停车换乘概念 | 第17-18页 |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背景及未来发展模式 | 第18-19页 |
·交通发展背景 | 第18页 |
·未来发展模式 | 第18-19页 |
·城市中心区交通特征与问题分析 | 第19-21页 |
·交通负荷过重 | 第19-20页 |
·路网布局不合理、道路资源不足 | 第20页 |
·平均车行速度低 | 第20页 |
·停车设施不足 | 第20-21页 |
·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 第21页 |
·停车换乘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4页 |
·小汽车在中心区外实施换乘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轨道交通作为小汽车换乘方式的合理性 | 第23-24页 |
·停车换乘在我国大城市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6页 |
·我国小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并达到相当规模 | 第24-25页 |
·大城市的P&R 自发行为 | 第25页 |
·轨道交通建设方兴未艾 | 第25-26页 |
·已有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停车换乘需求量预测 | 第27-37页 |
·概述 | 第27页 |
·选择停车换乘的影响因素 | 第27-30页 |
·时间因素 | 第27-28页 |
·经济因素 | 第28-29页 |
·社会效益因素 | 第29-30页 |
·城市交通政策因素 | 第30页 |
·确定停车换乘设施吸引范围 | 第30-31页 |
·基于非集计 Logit 的停车换乘行为选择模型 | 第3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停车换乘布局选址研究 | 第37-43页 |
·换乘站位置选择的原则 | 第37-38页 |
·影响布局的因素 | 第38-39页 |
·基于轨道交通网的P&R 设施选址模型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停车换乘实施的相关政策研究 | 第43-47页 |
·停车产业化扶持政策 | 第43-44页 |
·建设产业化 | 第43-44页 |
·经营管理产业化 | 第44页 |
·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 第44-45页 |
·中心区拥挤收费政策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 第47-59页 |
·S 市P&R 实施条件及可行性分析 | 第47-51页 |
·背景概述 | 第47-48页 |
·交通需求特征 | 第48页 |
·S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 第48-50页 |
·S 市规划P&R 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50-51页 |
·S 市P&R 选址方案分析 | 第51-56页 |
·S 市P&R 实施策略分析 | 第56-58页 |
·S 市P&R 设施规划用地控制思路 | 第56-57页 |
·P&R 设施建设思路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9-61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59页 |
·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A(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