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4页 |
·问题的引入 | 第8页 |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本文结构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及其嵌入途径和升级 | 第14-21页 |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分类 | 第14-17页 |
·主导型产业集群 | 第14-15页 |
·受控型产业集群 | 第15-16页 |
·网络型产业集群 | 第16页 |
·混合型产业集群 | 第16-17页 |
·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途径分析 | 第17-19页 |
·受控型产业集群的嵌入途径 | 第17-18页 |
·非受控型产业集群的嵌入途径 | 第18-19页 |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分析 | 第19-21页 |
·受控型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及问题分析 | 第19页 |
·非受控型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及问题分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 第21-40页 |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概况及嵌入全球价值链状况 | 第21-26页 |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现状 | 第21-22页 |
·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22-23页 |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嵌入全球陶瓷生产网络的状况 | 第23-26页 |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升级 | 第26-34页 |
·陶瓷产业价值链分工与价值来源 | 第26-27页 |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相对地位 | 第27-30页 |
·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陶瓷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0-31页 |
·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陶瓷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选择 | 第31-34页 |
·我国陶瓷产业集群沿价值链升级中的障碍博弈分析 | 第34-37页 |
·博弈模型的前提假设 | 第34-35页 |
·博弈模型的收益分析 | 第35-36页 |
·博弈模型的结论分析 | 第36-37页 |
·对我国陶瓷产业集群价值链升级跨越障碍的政策建议 | 第37-39页 |
·政府层面 | 第37-38页 |
·企业层面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价值链视角下的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升级实证分析 | 第40-48页 |
·淄博陶瓷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第40-41页 |
·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和陶瓷文化 | 第40页 |
·丰富的陶瓷原料资源和产品材质 | 第40-41页 |
·上下游配套企业的成长和良好的研发和人才培养体系 | 第41页 |
·淄博市政府对陶瓷产业的积极培育和引导 | 第41页 |
·淄博陶瓷产业集群的现状概况 | 第41-42页 |
·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41-42页 |
·价值链视角下淄博陶瓷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42页 |
·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的优势、障碍及应对战略 | 第42-45页 |
·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的优势 | 第42-43页 |
·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的困难和挑战 | 第43-44页 |
·全球价值连视角下淄博陶瓷产业集群的升级思路 | 第44-45页 |
·淄博陶瓷产业集群升级典型个案:华光陶瓷与福泰陶瓷 | 第45-47页 |
·华光陶瓷:从制造到创造,嵌入价值链研发环节带动自身升级 | 第45-46页 |
·福泰陶瓷:从OEM到ODM到ODM的升级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