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第12-13页 |
|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与时代特征 | 第14-20页 |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 | 第14-17页 |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 第14-15页 |
|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 第15页 |
| ·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需要 | 第15-16页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16-17页 |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征 | 第17-20页 |
|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第17-18页 |
| ·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 | 第18页 |
| ·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 第18-19页 |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立国之本 | 第19-20页 |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进程 | 第20-40页 |
| ·拨乱反正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978-1981) | 第20-24页 |
| ·真理标准讨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 第20-21页 |
|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转折 | 第21-22页 |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 第22-23页 |
| ·党的历史问题决议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 ·全面改革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982-1992) | 第24-27页 |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的确立 | 第24-25页 |
| ·坚持理想道德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 第25-26页 |
|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第26-27页 |
| ·改革继续深入发展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993-2002) | 第27-34页 |
| ·以“三讲”教育为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28-29页 |
| ·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 第29-30页 |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30-32页 |
| ·德育为先的学校素质教育 | 第32-34页 |
| ·新时期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003-2007) | 第34-40页 |
| ·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 | 第34-35页 |
|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35-36页 |
| ·推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 | 第36-37页 |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 | 第37-40页 |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架构 | 第40-54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 | 第40-42页 |
| ·政治方向原则 | 第40-41页 |
| ·实事求是原则 | 第41页 |
| ·民主原则 | 第41-42页 |
| ·激励原则 | 第42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42-51页 |
| ·核心—理想信念教育 | 第42-45页 |
| ·重点—爱国主义教育 | 第45-47页 |
| ·基础—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 第47-49页 |
| ·目标—人的全面发展 | 第49-51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方法 | 第51-54页 |
| ·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方法 | 第51-52页 |
| ·说服教育,正确引导的方法 | 第52页 |
| ·刚柔相济,双管齐下的方法 | 第52-53页 |
| ·思想教育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法 | 第53-54页 |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对现实教育工作的启示 | 第54-61页 |
|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 第54-55页 |
| ·弘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 第55-56页 |
| ·突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 第56-57页 |
| ·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 | 第57-59页 |
| ·遵循理论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