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论文--国民党南京政府(1927年以后)论文

南京国民政府发行准备政策研究

中文提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导论第11-26页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第11-15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5-23页
 三、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第23-24页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24页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不足第24-26页
第一章 法币改革前的发行准备政策第26-65页
 第一节 政府对发行准备的相关规定第26-32页
 第二节 政府银行的发行准备状况第32-41页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发行准备状况第41-55页
 第四节 地方银行的发行准备状况第55-58页
 第五节 在华外商银行的发行准备状况第58-60页
 小结第60-65页
第二章 法币发行准备政策——中中交农共同发行时期第65-140页
 第一节 政府对于发行准备的相关规定第65-80页
  一、法币改革初期对于发行准备的规定第65-77页
  二、抗战期间有关发行准备的规定第77-80页
 第二节 法币发行准备的管理第80-99页
  一、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的设立及组织机构第80-89页
  二、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对发行准备的集中、保管与检查第89-97页
  三、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的结束第97-99页
 第三节 法币发行准备的集中第99-110页
  一、中国农民银行发行准备金的移交第99-100页
  二、商业银行发行准备金的移交第100-106页
  三、省银行发行准备金的移交第106-110页
 第四节 收兑金银以充实发行准备第110-119页
  一、民间金银的收兑第110-114页
  二、外商银行存银的收兑第114-116页
  三、收兑金银的成绩第116-119页
 第五节 法币发行准备的内容第119-137页
  一、法币改革初期的发行准备内容第119-127页
  二、抗战期间发行准备内容的变动第127-137页
 小结第137-140页
第三章 法币发行准备政策——中央银行统一发行时期第140-181页
 第一节 统一发行后有关发行准备的规定第140-147页
 第二节 发行准备的移交第147-169页
  一、中、交、农三行发行准备移交过程第147-161页
  二、商业银行发行准备金的移交第161-166页
  三、省银行发行准备金的移交第166-169页
 第三节 基于发行额及发行准备来源的分析第169-179页
  一、法币发行概况第169-172页
  二、法币发行准备概况分析第172-179页
 小结第179-181页
第四章 金圆券和银元券发行准备政策第181-211页
 第一节 金圆券发行准备的规定第181-186页
  一、出台背景第181-183页
  二、发行准备的规定第183-186页
 第二节 金圆券发行准备的管理第186-201页
  一、机构设立及各方反应第186-189页
  二、职能及具体工作第189-199页
  三、监理会的作用及其评价第199-201页
 第三节 金圆券发行准备的内容第201-206页
 第四节 银元券发行准备政策第206-208页
 小结第208-211页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发行准备政策的总探讨第211-230页
 第一节 发行准备的意义及其局限性第211-216页
  一、发行准备的意义第211-213页
  二、发行准备的局限性第213-216页
 第二节 影响纸币币值的诸种因素第216-226页
 第三节 发行准备政策的名实差异第226-230页
结语第230-234页
参考文献第234-243页
附录第243-279页
后记第279-281页

论文共2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身份、组织与政治:1938-1958年的宋庆龄和保盟—中福会
下一篇:清末女性才德观研究--以上海为中心(1897-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