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中国信用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完善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1. 导论第11-2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5页
     ·经济发展与信用管理发展的关系第12-13页
     ·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第13-15页
   ·文献回顾第15-20页
     ·信用理论的发展第15页
     ·信用管理方法的发展第15-16页
     ·关于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研究第16-20页
   ·研究思路、方法及成果第20-22页
2. 我国信用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2-37页
   ·我国信用管理的发展历程第22-26页
     ·传统信用阶段第22-23页
     ·现代信用阶段第23-26页
   ·我国信用管理现状第26-31页
     ·社会信用体系第26-30页
     ·信用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第30-31页
     ·个人道德意识水平第31页
   ·我国信用管理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1-37页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第31-34页
     ·法律法规不完善第34-35页
     ·个人信用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3. 国外信用管理模式的比较第37-49页
   ·国外主要信用管理模式介绍第37-39页
     ·民营模式第37-38页
     ·公共模式第38页
     ·会员制模式第38页
     ·混合模式第38-39页
   ·四种信用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第39-47页
     ·社会信用体系方面的比较第39-44页
     ·法律法规体系及监管方式不同第44-47页
     ·个人诚信道德水平第47页
   ·小结第47-49页
4. 我国信用管理的模式选择与完善第49-57页
   ·国外信用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对比及借鉴第49-50页
   ·信用管理模式的国内经验第50-51页
   ·我国信用管理模式的选择第51-57页
     ·现行信用管理体系下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第51-52页
     ·促进我国信用管理发展的对策第52-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后记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与识别研究
下一篇:非正常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的VaR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