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公共危机中的政府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一、研究重点第14-15页
  二、研究的思路第15页
  三、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沟通的一般理论第16-34页
 第一节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和特征第16-20页
  一、危机与公共危机的含义第16-17页
  二、公共危机的特点和新发展趋势第17-19页
  三、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及其内涵第19-20页
 第二节 政府危机沟通的相关理论第20-26页
  一、沟通及危机沟通第20-22页
  二、公共危机沟通的含义及其特点第22-26页
 第三节 公共危机中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第26-27页
  一、沟通能力第26页
  二、沟通效率第26-27页
  三、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的关系第27页
 第四节 公共危机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第27-28页
  一、危机沟通意识第28页
  二、危机信息管理第28页
  三、危机沟通机制第28页
 第五节 提高沟通效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第28-34页
  一、有利于保障公众知情权第29页
  二、有利于发挥一定的危机预警功能第29-30页
  三、有利于调控公众的恐慌心理第30-31页
  四、有利于政府做出正确的危机决策第31页
  五、有利于整合危机资源,形成应急合力第31-32页
  六、有利于对危机进行一定的监控第32页
  七、有利于进行危机修复第32-33页
  八、有利于政府调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源进行危机救治第33-34页
第三章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现状第34-47页
 第一节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沟通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一、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共享第34-35页
  二、危机信息之间上下的不对称第35页
  三、公民知情权缺乏保障第35-36页
  四、传统体制造成组织僵化第36页
  五、社会动员力量不足第36-37页
 第二节 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沟通效率低下成因分析第37-47页
  一、沟通意识方面的原因第37-41页
  二、信息管理方面的原因第41-43页
  三、沟通机制方面的原因第43-47页
第四章 国外公共危机有效沟通及其经验第47-54页
 第一节 国外政府危机沟通的几个特点第47-51页
  一、培养良好的危机意识和危机沟通意识第47-48页
  二、建立相应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第48-49页
  三、确立政府新闻发布和媒体规范报道双层平台制度,实现危机信息立体传播第49-50页
  四、完善法律法规为公共危机时期的有效沟通提供保障第50-51页
 第二节 经验及启示第51-54页
  一、建立协调一致的公共危机信息沟通体制是公共危机沟通的前提之一第51-52页
  二、政府正确决策和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公共危机有效沟通的核心与保障第52页
  三、媒体的积极介入是公共危机信息有效到达公众视听的关键第52页
  四、及时、充分的信息,通畅、有效的沟通可大大减少谣言和小道消息的滋生第52-53页
  五、完备的信息管理设备和多样化的信息沟通手段可促进沟通的有效第53-54页
第五章 提升公共危机沟通能力提高政府沟通效率第54-74页
 第一节 提高公共危机意识和危机沟通意识第54-58页
  一、强化危机意识教育第54-55页
  二、增强危机沟通意识第55-56页
  三、确立现代行政理念第56-58页
 第二节 加强完善政府的危机信息管理第58-68页
  一、建立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第58-63页
  二、加快危机信息管理人才建设第63-64页
  三、构建危机事件中政府、媒体、公众的良性关系第64-68页
 第三节 构建良好的公共危机沟通机制第68-74页
  一、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第68页
  二、建立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第68-70页
  三、完善危机沟通的协调机制第70-71页
  四、健全完善沟通绩效评估制度第71-72页
  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第72-74页
结语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余姚市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研究
下一篇:环境信访制度解决环境纠纷情况调研--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