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及其当代观照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导论第16-3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6-20页
 二、研究意义第20-27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7-31页
 四、研究目的、方法和思路第31-32页
 五、基本理论框架第32-34页
第一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被遮蔽的视界第34-60页
 第一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第34-48页
  一、道德维度:马克思唯物史观中被遮蔽的视界第34-44页
  二、道德维度: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维度第44-48页
 第二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何以被遮蔽第48-60页
  一、严格学术规范意义上的伦理道德体系的缺失第48-51页
  二、马克思文本研究方法的转向:从人本主义伦理学到历史唯物主义第51-55页
  三、传统解读模式的误区第55-60页
第二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意蕴与当代中国道德批判第60-122页
 第一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与历史评价之内在统一第62-86页
  一、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唯物史观的创立及马克思批判视角的转化第63-67页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历史评价优先"视角下的道德批判第67-75页
  三、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辨证批判立场:历史辩护与道德批判的统一第75-86页
 第二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内在统一第86-109页
  一、唯物史观创立前马克思的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理论分歧与初步契合第87-92页
  二、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在唯物史观中的自觉统一第92-102页
  三、内蕴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道德批判意蕴第102-109页
 第三节 当代中国道德批判之内在要求: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历史评判的统第109-122页
  一、当代中国道德批判的必要性第110-113页
  二、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的内在统一:当代中国道德批判之客观要求第113-116页
  三、道德批判与历史评判的自觉契合: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评价之内在要求第116-122页
第三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实践之维与当代中国道德实践诉求第122-155页
 第一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实践之维:在实践中彰显内在的道德诉求第123-140页
  一、在生产实践中诉求人的现实需要和幸福的满足第124-128页
  二、在生存实践中探寻人的理想生存状态之伦理道德根据第128-133页
  三、在革命实践中谋求道德理想的现实化路径第133-140页
 第二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实践品质:道德乌托邦的扬弃和超越第140-145页
 第三节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道德实践中诉求道德理想与道德进步第145-155页
  一、立足道德实践,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理想第145-149页
  二、立足道德实践,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第149-155页
第四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终极关怀诉求与当代中国终极关怀的现实化路径第155-208页
 第一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终极关怀诉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第158-166页
 第二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终极关怀诉求之幸福意蕴第166-178页
  一、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幸福的旨归第166-173页
  二、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幸福实现的客观标志第173-178页
 第三节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终极关怀诉求之科学性——基于与西方传统哲学和宗教之终极关怀比较第178-193页
  一、终极关怀与历史关怀的内在统一第179-184页
  二、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的内在统一第184-191页
  三、终极关怀与阶级关怀的内在统一第191-193页
 第四节 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中国终极关怀的现实化路径第193-208页
  一、发展生产力与人的终极关怀实现第195-198页
  二、终极关怀教育与人的终极关怀实现第198-201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终极关怀实现第201-208页
第五章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之当代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道德之维第208-279页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道德必然性第209-215页
 第二节 "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发展观的道德旨归第215-240页
  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对西方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道德扬弃与超越第217-226页
  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道德内涵第226-240页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道德诉求第240-266页
  一、匡扶社会公正第240-252页
  二、彰显社会和谐诉求第252-257页
  三、突显生态道德理念第257-266页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经济与道德的双重意蕴,"真"与"善"的内在统一第266-279页
  一、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彰显经济与道德的双重意蕴第266-274页
  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突显"真"与"善"的内在统一第274-279页
第六章 当代西方学界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与道德的研究:误区及启示第279-319页
 第一节 在科学与道德(人道)的两极:当代西方学界关于唯物史观与道德的研究误区第281-291页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正义、平等:尼尔森的理论研究及其当代启示第291-319页
  一、尼尔森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正义、平等的研究第293-313页
  二、尼尔森的理论研究之当代启示第313-319页
结语第319-32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324-338页
后记第338-3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340-341页

论文共3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
下一篇:墨学新论:《墨子》佚文及墨家学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