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义研究--从逻辑分析到语法考察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24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10-13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20-24页 |
第一章 模糊语义研究的对象和发展概况 | 第24-42页 |
第一节 模糊语义研究发展概况 | 第24-30页 |
第二节 模糊语义的散点透视 | 第30-39页 |
第三节 模糊语义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 第39-4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二章 模糊语义的逻辑研究 | 第42-72页 |
第一节 逻辑视角下的模糊语义特征 | 第42-46页 |
第二节 模糊语义逻辑研究的主要途径 | 第46-58页 |
一、模糊语义与二值逻辑 | 第46-49页 |
二、模糊语义与多值逻辑 | 第49-52页 |
三、模糊语义与无穷多值理论 | 第52-55页 |
四、模糊语义与超真值理论 | 第55-58页 |
第三节 模糊语义逻辑研究的困境 | 第58-64页 |
一、高阶模糊性问题 | 第58-60页 |
二、外延界限问题 | 第60-62页 |
三、多维模糊性问题 | 第62-64页 |
第四节 逻辑突围:模糊语义认识论的一个尝试 | 第64-68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68-72页 |
第三章 回归日常语言的模糊语义研究 | 第72-94页 |
第一节 宏观视野:从逻辑分析到日常语言 | 第72-77页 |
一、对理想语言的诉求 | 第72-74页 |
二、对日常语言的回归 | 第74-77页 |
第二节 微观分析:对逻辑分析两个语义预设的批判 | 第77-83页 |
一、语词的意义=指称 | 第77-80页 |
二、语句的意义=命题 | 第80-83页 |
第三节 "语法考察":日常语言的一种研究范式 | 第83-93页 |
一、"语法考察"的涵义 | 第83-87页 |
二、"语法考察"的方法:以"私人语言论证"为例 | 第87-93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四章 模糊语义的语法考察 | 第94-140页 |
第一节 模糊语义的性质:从意义的本质谈起 | 第94-118页 |
一、语言游戏的多样性 | 第94-104页 |
二、家族相似性 | 第104-114页 |
三、意义在于使用 | 第114-118页 |
第二节 模糊语义的规则:从规则悖论谈起 | 第118-127页 |
一、规则悖论的阐释 | 第118-120页 |
二、规则悖论的消解 | 第120-123页 |
三、模糊语义的语用规则 | 第123-127页 |
第三节 模糊语义的确定性:从语境谈起 | 第127-137页 |
一、生活形式、语言游戏与规则遵行 | 第127-132页 |
二、整体语境论 | 第132-13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137-14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140-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54-156页 |
致谢 | 第156-158页 |
个人简历 | 第158-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