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绪论 | 第9-14页 |
| ·问题提出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研究意义及思路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和著作权保护的现实性 | 第14-21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7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 | 第14-16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征 | 第16-17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 ·保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生存与发展及维护文化多样性 | 第17-18页 |
| ·平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创造者与使用者利益的要求 | 第18页 |
| ·保护国家文化安全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 第18-19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可行性 | 第19-21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属性 | 第19-20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域外考察和启示 | 第21-26页 |
| ·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国际和区域性公约 | 第21-22页 |
|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 第21页 |
| ·《班吉协定》 | 第21-22页 |
| ·《阿拉伯著作权公约》 | 第22页 |
| ·相关国家国内法的保护 | 第22-24页 |
| ·肯定版权保护模式的国家 | 第22-23页 |
| ·不明确规定版权保护模式的国家 | 第23-24页 |
| ·相关国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难点问题分析 | 第26-35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范围 | 第26-28页 |
| ·WIPO与《班吉协定》规定的范围 | 第26-27页 |
| ·有关保护范围的问题探讨 | 第27-28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 | 第28-32页 |
| ·权利主体的演进 | 第28-29页 |
| ·权利主体的分析界定 | 第29-30页 |
| ·其他有关特殊主体 | 第30-32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独创性要求及保护期限 | 第32-35页 |
| ·权利保护的期限 | 第32-33页 |
| ·作品独创性要求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之思考 | 第35-46页 |
|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概况及缺陷 | 第35-37页 |
|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概况 | 第35-36页 |
|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行政保护 | 第36-37页 |
|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缺陷 | 第37页 |
|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原则 | 第37-39页 |
| ·利益平衡原则 | 第38页 |
| ·尊重习惯和促进交流与传播原则 | 第38-39页 |
| ·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国际保护发展趋势一致原则 | 第39页 |
|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制度完善 | 第39-46页 |
|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模式 | 第39-41页 |
| ·客体范围 | 第41-42页 |
| ·权利内容 | 第42-45页 |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侵权行为及其法律救济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