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清代哲学(1644~1840年)论文

从明体到适用--李二曲(颙)的伦理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4页
 第一节 二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3-22页
  一、资本主义,萌芽艰难成长第13-14页
  二、封建制度,没落愈加强化第14-15页
  三、明清鼎革,激变引发思考第15-17页
  四、理学裂变,正统萌生"异端"第17-21页
  五、西方文化,交锋产生新机第21-22页
 第二节 二曲学术的思想渊源第22-32页
  一、祖述孔孟第23-25页
  二、出入佛老第25-28页
  三、综合朱陆第28-32页
 第三节 二曲的成学经历第32-44页
  一、于穷厄困顿中坚苦力学第32-37页
  二、于经世致用中提撕人心第37-40页
  三、于"悔过自新"中潜心性命第40-44页
第二章 明体之"体"的内涵——二曲之本体探幽第44-72页
 第一节 思想史中本体的提出第44-57页
  一、产生:启蒙于天文地理的经验第44-47页
  二、发展:天人合一作为天然合理的秩序和规范第47-50页
  三、高潮:理学以心性论为核心,夯实了内圣的基石第50-57页
 第二节 二曲本体的内涵第57-62页
  一、灵原是天地万物之本原第58-59页
  二、炯炯灵明是人生本面第59-60页
  三、明德是体 道心是体第60-62页
 第三节 二曲体用关系说:二曲本体观之延伸第62-67页
  一、体用之"用"范畴的扩充第63-64页
  二、体用一源,体用兼赅第64-65页
  三、以本末、先后论体用第65-66页
  四、与前人、时贤体用观之比较第66-67页
 第四节 二曲本体观的价值第67-72页
  一、为人性善奠定了形上学依据第68-69页
  二、为道德修养提供哲学架构第69-70页
  三、为人生真理的求索提供终极依据第70-72页
第三章 体明的依据——二曲之人性论思想第72-87页
 第一节 二曲人性说的思想渊源第72-78页
  一、传统的以德论性第72-75页
  二、继善成性的影响第75-76页
  三、人性的先天与后天二途第76-78页
 第二节 二曲人性思想的基本内容第78-87页
  一、道德本体的特征:以虚明寂定为本面第78-80页
  二、人性思想的实质:本然之性至善无恶第80-82页
  三、恶与过的来源:气质之蔽与情移境迁第82-87页
第四章 适用以明体——二曲之道德修养论第87-116页
 第一节 本体与工夫并重的修养理论第87-102页
  一、明体中的明体第88-93页
  二、由工夫以合本体第93-98页
  三、尊德性和道问学的兼取与综合第98-102页
 第二节 用后返体的修养旨归第102-106页
  一、克去欲念,消去心害第102-104页
  二、用"悔过"来返本还原第104-106页
 第三节 内外上下一贯的修养特征第106-116页
  一、向内用功的用功方向第107-108页
  二、本体和工夫兼重,上下、内外一以贯之第108-111页
  三、工夫不离本体,实证实修第111-116页
第五章 明体以适用——二曲之道德教育论第116-136页
 第一节 成己:推己及人的教育方式的起点第117-122页
  一、为己之学,重视自我教育第117-121页
  二、成人为学之首要在立本第121-122页
 第二节 讲学:二曲明体适用思想的实践方式第122-128页
  一、成人在于存心第123-124页
  二、存心在于明学第124-126页
  三、明学在于讲学第126-128页
 第三节 适用:二曲道德教育理论的旨归第128-136页
  一、知体行用的知行观第128-130页
  二、塑造体用兼济的人才观第130-133页
  三、以新民为目的第133-136页
第六章 体用的兼备和互摄——二曲之人生观第136-159页
 第一节 体用兼备的理想人格第136-143页
  一、德合三才之真儒第137-139页
  二、道德经济兼济之全儒第139-141页
  三、体用互摄之宇宙完人第141-143页
 第二节 德功合一的人生价值第143-150页
  一、刻刻打点心中炯炯灵明,为安身立命第143-146页
  二、明体与适用、内外本末俱到,为修己安人第146-148页
  三、实实体究经世事宜,为务求有用第148-150页
 第三节 理想人生的三重境界第150-159页
  一、虚明寂定的本体境界第150-153页
  二、率性自然的人生境界第153-155页
  三、理欲两忘的圣贤境界第155-159页
第七章 明体而适用——二曲伦理思想之评价第159-180页
 第一节 二曲伦理思想的问题之维第159-164页
  一、前人的认识及检讨第159-161页
  二、今人的研究及成果第161-162页
  三、二曲思想研究的问题意识第162-164页
 第二节 二曲伦理思想的理论之维第164-175页
  一、回归经典,倡明体适用第164-167页
  二、体用兼济,承内圣外王第167-170页
  三、综合朱陆,明灵明本体第170-172页
  四、本体发用,以正空疏之风第172-175页
 第三节 二曲伦理思想的应用之维第175-180页
  一、悔过自新以立本,挺立道德主体价值第175-177页
  二、不断拓展的经世致用第177-178页
  三、躬行实践,提高道德素质第178-180页
结语第180-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87页
附录第187-188页
后记第188-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轼伦理思想研究
下一篇:张钫慈善事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