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设计识别研究--以莫菲和飞利浦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选题起源与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类型学 | 第11-12页 |
·符号学 | 第12-13页 |
·比较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界定与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设计识别的系统建构 | 第15-29页 |
·关于产品 | 第15-19页 |
·产品形象的本质与分类 | 第15-16页 |
·产品的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产品形象的传播与统一性 | 第17-19页 |
·关于产品族群 | 第19-21页 |
·产品族群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产品形象线索理论 | 第20页 |
·产品族群的构成要素 | 第20-21页 |
·从产品到品牌 | 第21-25页 |
·品牌产品的构造 | 第21-23页 |
·品牌产品形象一致性塑造 | 第23-24页 |
·品牌产品的识别 | 第24-25页 |
·面向品牌建构的设计识别系统 | 第25-29页 |
第3章 莫菲电水壶设计识别研究 | 第29-43页 |
·莫菲的品牌故事 | 第29-32页 |
·品牌发展简史 | 第29-32页 |
·莫菲与中国市场 | 第32页 |
·莫菲电水壶产品研究 | 第32-43页 |
·电水壶产品系列研究 | 第32-35页 |
·把手形态研究 | 第35-36页 |
·壶嘴形态研究 | 第36-38页 |
·壶身形态研究 | 第38-39页 |
·壶底形态研究 | 第39-40页 |
·电水壶形态归类分析 | 第40-43页 |
第4章 飞利浦电水壶的设计识别研究 | 第43-61页 |
·飞利浦的品牌故事 | 第43-49页 |
·品牌发展简史 | 第43-46页 |
·2004年战略转型 | 第46页 |
·飞利浦设计中心——设计创造价值 | 第46-48页 |
·全球化品牌与中国市场 | 第48-49页 |
·飞利浦电水壶产品研究 | 第49-61页 |
·电水壶产品系列研究 | 第50-55页 |
·把手形态特征分析 | 第55-56页 |
·壶嘴形态特征分析 | 第56-57页 |
·壶身形态特征分析 | 第57-58页 |
·壶底形态特征分析 | 第58-59页 |
·电水壶形态归类分析 | 第59-61页 |
第5章 莫菲与飞利浦设计识别之比较 | 第61-66页 |
·产品识别比较:多变VS简洁 | 第61-62页 |
·视觉识别比较:温馨家庭VS简单科技 | 第62-63页 |
·理念识别比较:创新轻松VS简单舒适 | 第63-64页 |
·莫菲与飞利浦设计识别系统建构 | 第64-66页 |
第6章 美的电水壶设计识别研究 | 第66-73页 |
·美的发展简史 | 第66-67页 |
·美的电水壶产品研究 | 第67-69页 |
·莫菲与飞利浦的启示 | 第69-7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3-78页 |
·莫菲与飞利浦的设计识别系统 | 第73-76页 |
·设计识别与我国自主品牌创新 | 第76-77页 |
·研究的局限性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