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33页 |
·辣根素系列化合物 | 第9-11页 |
·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在植物中的来源 | 第9页 |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ITCs) | 第9-10页 |
·ITCs的化学性质 | 第10页 |
·AITC的形成及来源 | 第10-11页 |
·AITC的理化性质 | 第11页 |
·辣根素在仓储害虫防治上的研究 | 第11-17页 |
·仓储害虫危害 | 第11-12页 |
·仓储害虫的化学防治 | 第12-14页 |
·防护性杀虫剂 | 第12-13页 |
·熏蒸剂 | 第13-14页 |
·植物精油控制仓储害虫研究 | 第14-16页 |
·辣根素系列化合物在仓储害虫上应用研究 | 第16-17页 |
·辣根素在土传病害防治上的研究 | 第17-26页 |
·主要土传病害及其危害 | 第17-20页 |
·土传真菌病害 | 第18页 |
·植物根结线虫病 | 第18-20页 |
·土传病害的防治现状 | 第20-22页 |
·物理防治 | 第20页 |
·农业防治 | 第20页 |
·生物防治 | 第20-21页 |
·化学熏蒸消毒 | 第21-22页 |
·辣根素在土传病害防治上的研究 | 第22-26页 |
·辣根素对病原真菌、细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22-24页 |
·辣根素对线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24-26页 |
·异硫氰酸酯合成方法 | 第26-32页 |
·取代硫脲反应 | 第26-27页 |
·硫光气与伯胺的反应 | 第27页 |
·缩合反应 | 第27-30页 |
·金属盐作为脱硫试剂 | 第27页 |
·卤代烷作为脱硫试剂 | 第27-28页 |
·二硫代芳香与脂肪氨基甲酸铵盐的其它分解试剂 | 第28-29页 |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2-氯吡啶盐制备 | 第29-30页 |
·碱金属硫氰酸盐与有机卤化物的作用 | 第30页 |
·桑德迈反应 | 第30-31页 |
·利用异氰酸酯合成异硫氰酸酯的反应 | 第31页 |
·卤化物与三甲基氯硅烷异硫氰酸酯的反应 | 第31页 |
·异硫氰酸酯交换反应 | 第31页 |
·其它合成异硫氰酸酯的方法 | 第31-32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32-33页 |
第二章 供试化合物熏蒸活性研究 | 第33-47页 |
·试验材料 | 第33-35页 |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页 |
·供试植物 | 第33页 |
·供试土壤 | 第33页 |
·供试线虫 | 第33页 |
·供试昆虫 | 第33-34页 |
·培养基 | 第34页 |
·供试菌种及培养 | 第34页 |
·供试药剂 | 第34-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仓储害虫室内熏蒸活性测定方法 | 第35页 |
·复配熏蒸活性方法 | 第35-36页 |
·复配空仓熏蒸方法 | 第35页 |
·模拟实仓熏蒸方法 | 第35页 |
·复配制剂联合毒力的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真菌室内熏蒸活性测定方法 | 第36页 |
·根结线虫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 第36页 |
·对根结线虫的复配制剂盆栽试验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7页 |
·异硫氰酸酯对仓储害虫熏蒸活性研究结果 | 第37-40页 |
·乙基异硫氰酸酯(EITC)与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组合物对有害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实仓中乙基异硫氰酸酯(EITC)与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组合物对有害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41-42页 |
·异硫氰酸酯对病原真菌的熏蒸活性研究结果 | 第42-43页 |
·不同异硫氰酸酯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熏蒸活性 | 第43-44页 |
·不同异硫氰酸酯制剂对根结线虫触杀活性 | 第44-45页 |
·AITC与BITC复配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盆栽试验结果 | 第45-47页 |
第三章 乙基异硫氰酸酯合成工艺初探 | 第47-59页 |
·试验材料 | 第47-48页 |
·试验药剂 | 第47-48页 |
·仪器 | 第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51页 |
·合成路线及原理 | 第48页 |
·合成方法 | 第48-49页 |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 | 第48页 |
·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 | 第48-49页 |
·合成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49-50页 |
·工艺优化方法 | 第50-51页 |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条件优化 | 第50-51页 |
·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条件优化 | 第51页 |
·最终产品收率的验证 | 第51页 |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51页 |
·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工艺优化 | 第51-58页 |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条件优化 | 第51-54页 |
·碱的选择 | 第51-52页 |
·不同投料比(二硫化碳:氢氧化钠)的影响 | 第52-53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3页 |
·反应时间与收率的关系 | 第53页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放大试验 | 第54页 |
·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条件优化 | 第54-58页 |
·分解试剂的选择 | 第54-55页 |
·反应溶剂用量 | 第55页 |
·不同投料比(氯甲酸乙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影响 | 第55-56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6页 |
·反应时间与收率的关系 | 第56-57页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最终产品收率 | 第58-59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9-61页 |
·生物活性方面 | 第59页 |
·合成工艺优化方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