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24页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秘密第13-17页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迷局第17-20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结构和创新点第20-24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1页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第21-22页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2-24页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和评论第24-49页
 第一节 第一代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积累第25-27页
     ·哈罗德-多马模型第25页
     ·索罗-斯旺模型第25-27页
 第二节 第二代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积累第27-36页
     ·AK模型第28页
     ·干中学模型第28-30页
     ·两部门模型第30-31页
     ·罗默模型第31-33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33-36页
 第三节 第三代经济增长理论:分工与专业化第36-44页
     ·斯密与杨格定理第36-38页
     ·D-S模型与分工理论的新发展第38-39页
     ·杨小凯-博兰德的分工演进理论第39-41页
     ·基姆-莫迪塔的劳动专业化理论第41页
     ·贝克尔-墨菲的协调成本理论第41-43页
     ·技术创新的内生化模型第43-44页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发展第44-46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三章 空间集聚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第49-83页
 第一节 DS理论的空间化第50-53页
 第二节 模块化分工与现代产业组织第53-59页
     ·模块化分工引起社会分工深化与规模收益递增第53-57页
     ·模块化分工与空间产业扩散与集聚第57-59页
 第三节 一个标准的产业升级动态均衡解:戴群解第59-65页
     ·非空间的内生专业化劳动力第59-63页
     ·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产业集聚第63-65页
 第四节 对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集聚的再考察第65-70页
     ·空间集聚推动企业内部分工转变为社会分工第65-66页
     ·分工与专业化劳动力的演进过程第66-69页
     ·企业边界、产业边界与专业化劳动力的细分第69-70页
 第五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的扩展第70-83页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落后国家或地区创新活动的特征第70-72页
     ·开放式创新与模块化分工形成了持续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第72-74页
     ·基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的经济赶超过程第74-83页
第四章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的深圳模式第83-125页
 第一节 有关产业外包与生产率实证研究的理论综述第83-91页
 第二节 深圳动态产业升级的起点与主要特征第91-106页
     ·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第91-102页
     ·深圳布吉街道产业升级的故事第102-106页
 第三节 从模块化分工到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第106-120页
     ·模块化分工组织形态变化与产业升级第108-111页
     ·模块化分工与产业升级第111-120页
 第四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过程中政府的作用第120-125页
第五章 无边界的产业第125-186页
 第一节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第125-153页
     ·产业分工、聚集、升级的历程第126-128页
     ·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第128-136页
     ·高度分工的网状产业结构第136-152页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第152-153页
     ·小结第153页
 第二节 生物基因产业第153-183页
     ·深圳生物产业第155-166页
     ·生物基因产业第166-182页
     ·小结第182-183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183-186页
     ·产业无边界第183-184页
     ·创新的持续性第184页
     ·原始创新的重要性第184-185页
     ·产业的替代性第185-186页
第六章 有边界、有创造的产业第186-223页
 第一节 黄金珠宝产业第186-204页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历程第187-191页
     ·深圳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特征第191-193页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第193-198页
     ·网状产业结构第198-200页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第200-203页
     ·小结第203-204页
 第二节 服装产业第204-220页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的历程第205-208页
     ·产业发展特征第208-212页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第212-215页
     ·网状产业结构第215-218页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第218-220页
     ·小结第220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220-223页
     ·产业边界确定第221页
     ·产业的升级趋势第221页
     ·产业的动态集聚趋势第221-223页
第七章 创新的空间第223-240页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第223-229页
     ·推动形成有效市场环境,激发市场自身活力第223-225页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科技创新第225-228页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第228-229页
 第二节 学术机构的作用第229-234页
     ·国内大学的发展与创新第229-231页
     ·大学发展推动深圳产业创新第231-233页
     ·问题第233-234页
 第三节 创新的现代服务体系第234-240页
     ·专业化并不断创新的金融服务业第234-237页
     ·创新的现代物流业第237-240页
第八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第240-245页
 第一节 结论第240-241页
 第二节 建议第241-244页
 第三节 展望第244-245页
参考文献第245-251页
致谢第251-25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252页

论文共2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要素适宜度与其区域经济影响研究
下一篇: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