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矿区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开采沉陷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外深部工程开采现状 | 第14-16页 |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6-19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0-22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0页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20-22页 |
2 开滦矿区与观测站概况及观测结果 | 第22-38页 |
·开滦矿区概况 | 第22-26页 |
·地层 | 第22页 |
·地质构造 | 第22-23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24页 |
·煤层 | 第24-25页 |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 第25-26页 |
·矿区观测站概况与观测结果 | 第26-37页 |
·钱家营矿观测站概况与观测结果 | 第26-28页 |
·吕家坨矿观测站概况与观测结果 | 第28-32页 |
·林南仓矿观测站概况与观测结果 | 第32-34页 |
·唐山矿观测站概况与观测结果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基于MATLAB 求取预计参数的方法研究 | 第38-52页 |
·现有求参数方法分析 | 第38-40页 |
·曲线拟合法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主断面上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公式 | 第41-43页 |
·MATLAB 在开采沉陷中的应用 | 第43-45页 |
·基于MATLAB 求取预计参数实例 | 第45-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矿区深部开采地表移动参数规律研究 | 第52-68页 |
·矿区地表移动参数的求取 | 第52-56页 |
·预计参数的求取 | 第52-55页 |
·角量参数的求取 | 第55-56页 |
·深部与浅部地表移动参数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预计参数对比分析 | 第56页 |
·角量参数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矿区地表移动参数规律 | 第57-67页 |
·参数规律研究方法 | 第58-61页 |
·预计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61-65页 |
·角量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68-102页 |
·离散单元法概述 | 第68-69页 |
·UDEC 软件简介 | 第69页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69-72页 |
·数值模型范围的确定 | 第69-70页 |
·边界条件及初始应力场的确定 | 第70页 |
·岩体及节理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70-71页 |
·模型准则的选取 | 第71-72页 |
·深部开采上覆岩层移动规律 | 第72-87页 |
·覆岩垂直应力分布规律 | 第72-76页 |
·覆岩垂直位移分析 | 第76-83页 |
·地表动态变化规律 | 第83-87页 |
·地质采矿因素对深部开采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87-98页 |
·开采深度对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 | 第87-91页 |
·开采厚度对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 | 第91-94页 |
·深厚比对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 | 第94-95页 |
·采区尺寸对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 | 第95-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主要结论 | 第102-103页 |
·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作者简历 | 第110-11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2-114页 |
附录 | 第114-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