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4.1 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 第11页 |
1.4.2 企业生命周期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1.4.3 创新能力在创业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表现 | 第13-14页 |
1.4.4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 第14-16页 |
1.4.5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6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不同阶段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8-28页 |
2.1 基础理论观点 | 第18-22页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页 |
2.1.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21页 |
2.1.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2.1.4 监督理论 | 第22页 |
2.2 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创新能力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22-24页 |
2.2.1 风险投资对被投资创业企业初创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2.2.2 风险投资对创业企业成长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 | 第23-24页 |
2.3 风险投资对不同生命周期创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8页 |
2.3.1 风险投资的投资特点 | 第24-25页 |
2.3.2 风险投资投资动机 | 第25-26页 |
2.3.3 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 | 第26页 |
2.3.4 风险投资持股时间 | 第26-28页 |
3 风险投资机构与被投资企业选择及背景分析 | 第28-33页 |
3.1 风险投资机构及被投资企业选取依据 | 第28-30页 |
3.1.1 风险投资机构选取 | 第28页 |
3.1.2 被投资企业选取依据及结果 | 第28-29页 |
3.1.3 捷捷微电和金冠股份生命周期的划分 | 第29-30页 |
3.2 深创投与捷捷微电和金冠股份的背景分析 | 第30-33页 |
3.2.1 深创投公司背景 | 第30-32页 |
3.2.2 捷捷微电简介 | 第32页 |
3.2.3 金冠股份简介 | 第32-33页 |
4 深创投对捷捷微电和金冠股份初创期、成长期创新能力的影响比较分析 | 第33-45页 |
4.1 深创投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情况 | 第33页 |
4.2 创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 | 第33-34页 |
4.3 深创投对捷捷微电和金冠股份创新能力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34-42页 |
4.3.1 深创投持股前后对捷捷微电和金冠股份创新能力影响比较分析 | 第34-36页 |
4.3.2 深创投持股期间对捷捷微电和金冠股份创新能力的影响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4.3.3 深创投对捷捷微电和金冠股份初创期、成长期创新能力影响比较分析 | 第37-42页 |
4.4 拓展性分析 | 第42-44页 |
4.4.1 信息发展与华凯创意的创新能力指标分析 | 第43页 |
4.4.2 信息发展与华凯创意的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4.5 案例小结 | 第44-45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5-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5-47页 |
5.1.1 深创投对被投资创业企业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 | 第45页 |
5.1.2 深创投持股时间长短对创业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影响不同 | 第45-47页 |
5.2 建议 | 第47-49页 |
5.2.1 创业企业融资时应选择促进企业成长的风投机构 | 第47-48页 |
5.2.2 风险投资机构应理性投资企业 | 第48页 |
5.2.3 政府应设立引导基金,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 第48-49页 |
5.3 局限性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