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介质超表面反常折射效应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超表面概述 | 第12-13页 |
1.2 相位梯度超表面的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1.2.1 相位梯度超表面简介 | 第13页 |
1.2.2 经典V型天线阵列相位梯度超表面 | 第13-17页 |
1.2.3 简化的金属天线阵列相位梯度超表面 | 第17-19页 |
1.2.4 全介质相位梯度超表面 | 第19-20页 |
1.2.5 准连续型相位梯度超表面 | 第20-22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 小结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第28-44页 |
2.1 广义斯涅尔定律 | 第28-34页 |
2.1.1 广义折射定律 | 第29-32页 |
2.1.2 广义反射定律 | 第32-33页 |
2.1.3 广义斯涅尔定律与光栅理论结合 | 第33-34页 |
2.2 超表面的传输相位设计 | 第34-36页 |
2.3 数值仿真方法 | 第36-41页 |
2.3.1 时域有限差分法特点 | 第36页 |
2.3.2 Yee单元网格简介 | 第36-38页 |
2.3.3 数值稳定条件 | 第38-40页 |
2.3.4 吸收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离散天线阵列相位梯度超表面 | 第44-60页 |
3.1 材料选择 | 第44-47页 |
3.2 离散结构设计 | 第47-55页 |
3.2.1 纳米柱设计 | 第47-48页 |
3.2.2 仿真分析 | 第48-52页 |
3.2.3 离散天线阵列相位梯度超表面 | 第52-55页 |
3.3 准连续结构设计 | 第55-56页 |
3.4 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四章 准连续相位梯度超表面 | 第60-84页 |
4.1 准连续结构设计 | 第61-62页 |
4.2 性能分析 | 第62-75页 |
4.2.1 相位梯度与总透射效率 | 第62-65页 |
4.2.2 反常透射效率 | 第65-70页 |
4.2.3 近红外波段的性能 | 第70-71页 |
4.2.4 较大的反常透射角度 | 第71-75页 |
4.3 制备可行性 | 第75-78页 |
4.3.1 误差容忍度 | 第75-77页 |
4.3.2 可行的制备流程 | 第77-78页 |
4.4 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84-85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页 |